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正确的论述,在武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实践中再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论是产业转型还是水权配置,不论是工程建设还是节水意识的培养,发挥推动作用的核心就是各类各项技术的应用。几年来,整合全市农牧、林业、水务、农机等全部科研技术力量,合作攻关,各计其功,试验、示范、推广了一系列先进节水技术的集成模式。如今走进农村的日光温室,迎面的反季节蔬菜一棚葱茏、生机勃勃,同时还看到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有的棚里还有微型喷灌,温棚外又安装了卷帘机。大田种植也基本实现了“灌溉小畦加开沟、种植覆膜加垄作、作物节水加高效”。处处都是各项高新技术的集成模式。赵雷高兴地说,在日光温室再配套上滴灌,至少少施3次肥、少打7次农药,仅此一项每棚就能节约千元左右。据初步测算: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棉花单方水效益由2.09元提高到3.08元,葡萄单方水效益由21.04提高到26元,日光温室蔬菜单方水效益由8.6元提高到40.2元。
为了形成以公众自觉节水为基础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市节水办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系列教材,各级政府和节水、水务各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知识讲座、技术培训、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各项宣传活动。累计印发宣传资料265万份、宣传手册27.64万份、宣传画21.65万张,设立宣传点183处,书写墙体标语4000多处,悬挂横幅1220条,摆放宣传展板830块,张贴标语783张,出动宣传车717台次,培训农村技术人员15600人次。节约水、珍惜水、爱护水意识深入人心,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