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土保持与扶贫融合发展:探索脱贫之路

水土保持与扶贫融合发展:探索脱贫之路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存条件,历届党委政府都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从50年代修地边埂、植树造林,六七十年代大搞平田整地到80年代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脱贫的路子——水土保持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还有种草养畜结合、果园与果库结合等,都将治理水土流失与脱贫致富紧密结合。

水土保持与扶贫融合发展:探索脱贫之路

现代世界发展史表明,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在短期很可能是矛盾的,但从长远来看,消除贫困和维护良好环境之间不但没有矛盾,而且几乎总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庆阳也不例外。为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存条件,历届党委政府都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从50年代修地边埂、植树造林,六七十年代大搞平田整地到80年代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脱贫的路子——水土保持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位于西峰区后官寨乡境内的南小河沟便是典型的代表,通过塬边咀梢修梯田、坡面植树种草、沟道打坝,使昔日的烂泥沟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翡翠”。听前辈们说,就这一条40多平方公里的小流域,不算群众投工投劳,仅国家就投入了1500多万元,两代人整整奋斗了四十年。

为了将成功的经验推向全市,在水利黄河水利委员会支持下,我们先后实施了小流域治理试点、试验、示范和治沟骨干工程,但这些仍然是小打小闹,满足不了需要,这可急坏了原庆阳行署水利处分管水土保持工作的刘兴华副处长。他回忆说:“直到89年11月份,省水利厅得知水利部有一个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要实施,项目只考虑给陕西、山西和内蒙古三个省区。庆阳地区也是黄土高原一个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因此省厅通知庆阳地区要做最大努力去争取。我把这个情况汇报给地区行署,地区领导十分重视,行署一把手专员郭继芳和专管农业的张崇俭专员高度重视,郭专员说累死牛也要把项目拿下来。我回来以后便召集水保科(当时只是水利处的一个科室)全体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利用10天时间搞了一个大的比较粗略的规划,张崇俭领上我和高级工程师许继善、科员吴俊德等4人第一次上省厅向郑宝宿副厅长和马绍烈局长汇报,并连夜在兰州作了修改,第二天由省厅的郑厅长、马局长、陈家琦带队一同去北京商讨,在北京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将甘肃省庆阳项目区加入其中。回来后我们就开始从各县抽调人员,成立工作组,开始搞规划,起初只争取到2800万美元投资,后来我们多次会同省厅上京协调,最后争取到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这个投资3.2亿多元的项目,成为四省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地区。” 项目选取了正宁、宁县、合水、西峰、庆城、环县6个县、51个乡镇、385个行政村、10.9万户、50.9万人的4304平方公里的项目区,实施以“脱贫致富、改善环境”为宗旨的世界银行贷款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实施中,一方面制定实施技术规程,一方面建议行署同意从各部门抽调具有专业技术经验的骨干充实到项目建设队伍中,确保满足各项建设的需要。我就是从基层林场抽调来的,一直负责治理工作。当时,地区项目办领导和各科室包县,县上领导和股室包片,吃住在工地,大家心齐气盛,一心扑在工作上。1995—1997年西峰崆峒沟万亩治理工程建设期间,每年春秋季,我先后带领治理科刘学范、赵军、刘相君分别住在西峰陈户、董志南庙、肖金米汪和祁洼等村,与这三乡镇两万多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场指导修梯田、植树种草,每天翻几架沟都不觉得累。张崇俭专员亲临项目区现场搞检查,检测苗木质量、栽植质量,县乡及各部门的领导也常常督促检查,都特别认真。项目实施中,我们还精心开展了试验研究和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如机修梯田技术、五项适用造林新技术、小流域水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等;造林中又推行“群众整地、专业队栽植”的新机制,不仅利用了当时的劳动积累工制度,调动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而且也通过专业造林队有偿承包栽植提高了成活率和保存率。还有种草养畜结合、果园与果库结合等,都将治理水土流失与脱贫致富紧密结合。通过八年项目实施,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86.1平方公里,其中新修梯田46.7万亩,造林100.8万亩,建果园14.1万亩,种草46.3万亩,兴建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92座,建成果库225孔。项目完成投资57903.24万元,其中引进世界贷款33200万元。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基期(1993年)21.5%提高到期末(2002年)56.6%,农民人均产粮由基期383公斤提高到48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302元提高到1299.5元,年减少泥沙869.87万吨,拦蓄径流3349.2万立方米,受益人口达到50万人。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且也开创了我市利用外资搞建设的改革开放之先河。该项目被世界银行评为“世行农业项目旗帜工程”,验收团ZCR报告中评价为“项目树立了一个经济可行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流域综合治理的示范典型”。如庆城县翟家河乡胡家岭村是个纯山区村,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全村大部分的耕地全都挂在七坡八洼里,自然条件很差,亩产还不足百斤,群众生活贫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康永明说:“咱不能白当一回支书,得干出点实实在在的事来。”为改变山区面貌,他抓住项目实施的机遇,带领群众平田整地,从1994年到1998年全村平地4300多亩,人均有了3.9亩水平梯田,在全乡率先实现了梯田化。将多余坡耕地种上了紫花苜蓿,荒山栽了树,沟底打了坝。同时,组织群众修通了全村主要道路5条11公里,支道路60条42公里,使村村组组通了路,羊肠小道变成了能通汽车的平坦大道,使该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变样。还有环县曲子镇刘阳洼村,当时是一个只有百来户、500来口人的小村子,总土地面积37500亩,其中梯田90亩、坡耕地6135亩、林地990亩、紫花苜蓿600亩,村庄道路占地335亩,其他荒山荒沟29350亩,梯田化率仅1.47%,土地利用率21.73%。该村山大沟深,到处是荒山秃岭,种的是山洼地,走的是羊肠道,喝的是土窖水,十年九旱,群众人均产粮320公斤、纯收入260元,生产生活十分困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穷村子, 在1969年起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老支书孙建成的带领下,全村人一年除过收种庄稼、冬天地冻之外的180多天都投入了改土、栽树、种草等项目治理中,硬是凭他们勤劳的双手,用了7年时间使山村面貌巨变,农、林、牧、副业发生了质的变化:总土地面积37500亩,其中梯田3495亩、坡耕地1140亩、林地10800亩、果园1200亩、水库水面300亩、紫花苜蓿3000亩,村庄道路占地7950亩,其他荒山荒沟9615亩,梯田化率达75.4%,土地利用率74.36%。如今地平了,路宽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人均5~6亩平地,5亩草地,家家户户都养羊20多只;家家有“四轮”、队队通汽车,户户拉上了“夜明珠”。昔日光秃秃的荒山野岭变成了一片翠绿,梯田层层,绿树成荫。根据典型农户调查及统计资料分析,2013年农民人均产粮420公斤,人均纯收入5900元,彻底摘掉了穷帽子。它们只是385个行政村的缩影,如今,从最南边正宁县四郎河川到最北边环县环江川,只要过路时就会看到我们项目区一片又一片的绿树,一台又一台的平地,一坝又一坝的清水,环境变好了,群众得实惠了。

继马莲河项目之外,近二十年来还先后实施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项目,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庆阳市蒲河一、二期项目,国家生态县建设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等十多个大中小型水保项目,走上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县域为单元、项目为依托”的大规模综合防治开发阶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庆阳市水保局局长闫焕智介绍:“庆阳梯田建设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人工兴修梯田、上世纪90年代世行项目机修梯田、本世纪初全省梯田化建设和2009年以来实施的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4个阶段,使全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从2009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开始在全省实施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庆阳四年(2009—2012年)规划梯田建设任务103.3万亩,每亩省专项补助400元,全市补助资金总额4.132亿元,8个县区全部纳入规划区,掀起了全市新一轮梯田建设高潮。四年时间,全市新修梯田105.14万亩,受益群众108万人,全市新增国家补助资金5.03亿元,是过去30年的总和,走上了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奔小康的快速发展道路。”至2013年年底,全市已治理10044.6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43.1%。其中建成梯、条田611.98万亩,营造水保林583.71万亩,人工种草261.49万亩,生态修复35.01万亩,建成淤地坝846座、各类小型水保拦蓄工程21.8万处(座)。全市梯田化率达到59.66%,农民人均基本农田3亩,宁县、西峰2个县区57个乡(镇)实现了梯田化,梯条田每年新增粮食28.4万吨,较好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市已建成的各类水保措施年可拦蓄径流达1.5亿立方、拦截泥沙4500万吨,拦泥蓄水、保水保肥、增产增收的民生作用和地位日益凸现。同时生产条件的改变,为机械耕种、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民的饮食、居住、出行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通讯交通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能进城务工,既解决了目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要,也给农民增加了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毫无疑问,开展大规模的水保生态项目建设,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来保障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将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www.xing528.com)

(作者系水利高级工程师,现任庆阳市水土保持管理局总工程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