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撇脂定价法与渗透定价法的比较分析

撇脂定价法与渗透定价法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渗透定价法渗透定价法与撇脂定价法相反,即在新商品投入期,迎合消费者求实、求廉的心理,低价投放新商品,给消费者以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的感觉,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待商品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后,企业再逐步提价。渗透定价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商品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快速有效地占领市场空间,销售利润反而退为次要目标。

撇脂定价法与渗透定价法的比较分析

(一)撇脂定价法

撇脂定价法是在新商品投放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猎奇”的心理,将商品高价投入市场,以期迅速获得利润,收回成本,减少经营风险,以后再根据市场销售情况逐渐适当降价的策略。这种定价方法的原意是在鲜牛奶中撇取奶油,先取其精华,后取其一般。先制定高价,利用消费者求新、求美、好奇的心理,从市场上“撇取油脂”赚取利润;当竞争者纷纷出现时,奶油已被撇走,再逐步降价。

1.采取撇脂定价法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1)新商品有明显的、突出的优点,支持商品的高价,能够使消费者产生是高档商品的印象

(2)市场有足够的购买者,他们的需求缺乏弹性,即使价格高,市场需求也不会大量减少。

(3)高价使需求减少一些,产量也减少一些,单位成本增加一些,但这不会抵消高价所带来的利润。

(4)在高价情况下,仍能独家经营,别无竞争者,有专利保护的商品即是如此。

2.采取撇脂定价法的优点

(1)高价能够获得高利润,迅速收回成本,减少经营风险。

(2)高价可以提高新商品身价,塑造其优质商品的形象,提高新商品知名度。

(3)扩大了价格调整的回旋余地,提高了价格的适应能力,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3.采取撇脂定价策略的缺点

(1)可能由于价格过高,在一定程度上有损消费者的利益。

(2)在新商品被消费者认识之前,可能导致商品无人问津,不利于开拓市场。

(3)因利润过高迅速吸引竞争者加入,加剧竞争而被迫降价。

(4)长期高价占领市场或扩大市场较困难,除非商品有绝对的优势,且竞争者很难加入。

(二)渗透定价法

渗透定价法与撇脂定价法相反,即在新商品投入期,迎合消费者求实、求廉的心理,低价投放新商品,给消费者以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的感觉,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待商品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后,企业再逐步提价。渗透定价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商品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快速有效地占领市场空间,销售利润反而退为次要目标。(www.xing528.com)

1.采取渗透定价法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1)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低价会刺激市场需求迅速增长,销量的增加会提高利润总额

(2)企业有成本优势,将低价作为竞争策略,目标是夺取市场占有率。

(3)行业市场较为成熟,低价可以与竞争者保持均势。

(4)市场领导者率先降低价格,或提供了本企业无法提供的附加价值。

(5)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会随着生产经验的增加和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

(6)低价不会引起实际和潜在的竞争。

2.采用渗透定价策略的优点

(1)能迅速将新商品打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物美价廉的商品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3)低价薄利不易诱发竞争,便于企业长期占领市场。

3.采取渗透定价策略的缺点

(1)本利回收期较长,且价格变动余地小,难以应付在短期内骤然出现的竞争或需求的较大变化,增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2)后期提高商品价格会导致一部分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转移购买目标。

(3)要求新商品必须具备较高的品质,能够一投入市场就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声誉,为后期提价打下基础。

(4)低价有时会给消费者一种档次较低的感觉,阻止了一部分高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