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地区的雏形始于“小珠三角”,仅指广东省内的珠江三角洲平原。由于广东在地理上最邻近港澳,人缘相亲,文化相同,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凭借制度改革创新以及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承接了港澳的产业转移,形成了初期的跨境生产和服务分工,成就了“世界工厂”美誉。这一过程既加快了广东的工业化进程,也推动港澳从制造业为主向高端服务业为主转型。珠三角地区聚集的约7万家港澳企业在广东特别是在珠三角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粤港澳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和纽带。以“香港服务业+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为特点的合作模式令香港和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持续增长,并推进了粤港澳在投资、贸易、旅游和服务业的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是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自然结果。粤港澳大湾区将广东、香港、澳门包括在内,利于高度集聚产业、物流、科技、金融和贸易等资源,并辐射长江以南城市和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特点,这一区域正在建成世界级湾区。
经济往来必然引起民生交流。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生活在深圳或珠海而工作在香港或澳门的“双城”生活模式。在此背景下出现的跨境学童、跨境养老也随之成为新课题。例如,深圳兴办了港澳子弟教育机构,解决相应人群教育问题;养老成本低廉的珠海接纳了许多地缘临近、语言相通的澳门人养老。广东实际上承接了港澳的社会福利服务转移,实现了湾区民生共建。
二、 面向台湾的海峡西岸经济区(www.xing528.com)
福建与台湾地区具有地理相近、血缘相亲、文化相承和商缘相连的特点,决定了两地更易建立经济合作。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交界处,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丰富而多元,有“福尔摩沙”(福尔摩沙音译自Formosa,为“美丽”之意)之称,物产丰富,被誉为“宝岛”。196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完成由农业生产到轻工业生产的初期积累;1970年代,“十大建设”推动台湾经济起飞,1980年代又延续进行“十二大建设”使台湾名列“亚洲四小龙”,1990年代更跻身发达地区。目前我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并重,尖端科技发展尤其瞩目,电子工业对世界经济举足轻重,文创产业和观光业发展良好,其电影、文学艺术等对内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我国台湾地区企业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至2014年底,其占全体企业的97.6%,是台湾地区经济的中流砥柱,极具活力。在文化上,则呈现多元并立和兼容并蓄的面貌。
2004年福建省政府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闽台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其范围涵盖了福建、浙江、广西和江西共20个城市,福州、泉州、厦门、温州和汕头成为五大中心城市。2010年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又称ECFA)则将两岸合作推向更广泛的区域、更实际的合作和更明确的规范。2015年,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的获批受到台湾诸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因其与台湾正在建设的自由经济示范区有望形成对接(尤其是在金融合作方面),已成为两岸经济贸易活动自由化和一体化的示范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