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健康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助力“健康宁波”建设。到2020年,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的、覆盖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整合型、连续性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健康服务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健康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健康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在健康服务的有效提供与利用之下,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打造“健康服务宁波模式”,提升宁波市在健康服务创新领域的影响力与服务能力,助力宁波进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及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海陆连通枢纽。
(二)具体目标
健康服务模式:以积极创新的态度,促进健康服务不断向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进行优化调整,至2020年初步建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服务模式。
健康服务投入:政府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保证卫生事业费与政府财政经常性支出同步增长,并逐年提高,到2020年达到8%,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市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至30%以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领域,扩大健康服务筹资的来源,并鼓励对新型健康服务的投资。(www.xing528.com)
健康服务资源:健康服务资源配置进一步趋于优化,城乡间、地区间资源的均衡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资源逐年增加,以健康促进为重点的发展性健康服务资源明显增长,到2020年宁波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人,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
健康服务关键领域改革: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社会力量办医、多元化医疗保险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使健康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健康服务类别: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等,促进护理康复、中医医疗保健、健康管理、体育健身、健康信息、健康养老、健康保险、健康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的全面发展,满足全社会多元化健康需求。
健康服务水平: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建立,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显著提升,到2020年达到全人群的5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90%。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水平逐步提升,省级及以上医学重点专科或重点实验室数逐年增加。国际化健康服务能力有一定提升,满足宁波市民利用境外先进健康服务技术的需求,同时提升宁波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港口枢纽的相关卫生保障及医疗旅游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常见慢性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率明显提高,到2020年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60%。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其中90%开设治未病门诊。注重于服务家庭的新型优生优育服务模式基本建立,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生育支持、科学幼儿养育支持、青少年健康发展支持服务,孕产妇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稳定在99%。健康养老服务供给量增加,服务模式逐渐适应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至2020年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5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