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
上海于2003年加入健康城市建设项目。2003年,上海市政府正式启动实施“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2006年又启动实施了“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2006年—2008年行动计划”,持续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推向深入。上海市健康城市建设的模式是以健康促进理论《渥太华宪章》为指导,以实现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为目标,以健康促进能力建设为手段,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社区参与的方式,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关于健康社会,上海健康城市指标体系主要考量要素为健康公共政策、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和谐度、良好的社会风尚、享有公共社会资源的公平性。
上海市健康城市建设具体行动分两轮开展,每轮时间为3年。
第一轮行动主要有8项目标任务,分别是营造健康环境、提供健康食品、追求健康生活、倡导健康婚育、普及健康锻炼、建设健康校园、发展健康社区、创建精神文明,要求加强条块合作,推动社会参与,促进资源整合。
第二轮健康城市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从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出发,重视运用综合干预模式,控制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规范公共健康行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18]围绕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服务、保障健康食品、倡导健康行为,重点推进“五个人人”活动。其中,与健康社会相关的有:①保障健康食品。内容包括全面推进“放心食品,健康消费”活动;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提示和警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人人有责”活动;完善食品安全举报系统。②倡导健康行为。内容包括全面推进“除陋习,践行公共道德”活动;继续推进公共场所控烟活动;积极倡导资源节约行动;依托各类绿色创建活动,开展节电、节水、节约资源等环保活动;大力倡导符合条件的人群自愿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二)苏州(www.xing528.com)
2003年9月,苏州正式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2006年,在世界健康城市联盟大会上,各与会市长共同签署了《健康城市市长苏州宣言》。苏州健康城市建设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开展健康教育,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构建健康社会”。项目重点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做文明市民,构建健康社会”“全民健身活动”等10项活动。[19]
2003年,苏州颁布了《苏州市健康城市指标体系》。指标共涉及11个方面,122条。其中构建健康社会指标14条,包括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应对突发事件(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应急措施执行情况),就业与社会保障(养老保险覆盖率、工伤保险覆盖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特困人群医疗救助比例、就业残疾人数占就业残疾人数比例),社会安全(犯罪率、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公共场所消防设施达标率、居住区安全监控比例、酒后驾车比例),烟草控制(公共场所控烟执行情况、城市烟草广告)。
(三)杭州
杭州市于2008年发布《杭州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2008—201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营造健康文化、保护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产业、构建健康社会”六大主要任务,并明确提出到2010年,建设健康城市的各项指标处在全国前列,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计划》涉及杭州健康城市指标体系44条,健康社会有14条,分别为医疗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重性精神疾病病人有效管理治疗率、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城镇登记失业率、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年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公共场所吸烟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健康促进社区覆盖率、保障性住房建设、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的救助率、对社会保障的满意程度。[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