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初期,马铃薯被引进俄国。据史料记载,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在游历欧洲时被鹿特丹公园里的马铃薯花所吸引,在他的推广带动下,马铃薯又通过其他渠道在白俄罗斯、立陶宛及乌克兰一些富有人家的庄园中进行种植。但在引种后的半个世纪中,马铃薯通常只作为稀有花卉或高档蔬菜供上流社会享有,在全社会中尚未得到广泛种植。“七年战争”(1756—1763年)对于马铃薯在俄罗斯的大面积种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欧洲作战的俄国士兵将马铃薯作为战利品带回故乡进行种植,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多个地区都开始种植马铃薯。18世纪60年代,俄罗斯一些地方发生饥荒,粮食匮乏,当时医学委员会向政府倡议,认为马铃薯种植适应性强、产量高、生长势强,大面积种植马铃薯能够快速解决饥荒。1765年年初,俄罗斯枢密院根据叶卡捷林娜二世(Catherine II)的命令在全国发布公告,要求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并向爱尔兰、普鲁士等国采购马铃薯,分发给农民种植。1765年3月,俄罗斯枢密院公布了医学委员会拟定的《马铃薯种植条例》,该条例详细列举出栽培马铃薯的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同年12月,枢密院又颁发了《马铃薯贮存和运输条例》以及补充的农业技术措施。18世纪末期,宫廷新设立的农业委员会为了扩大繁殖马铃薯种薯,在皇家领地划定马铃薯育种区域,制订种薯扩繁计划,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根据国家财产部的建议,命令在多个省份按照公有种植方式设立马铃薯育种区。19世纪初期,俄国人为了快速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开始利用本国适宜马铃薯生产的冷凉气候条件,就地采集种子进行繁殖,不再从欧洲继续进口种薯,并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部地区进行种植。“十月革命”后苏联将马铃薯规模化种植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于1920年先后建立了波鲁金、科列涅夫、布特里奇和科斯特罗姆马铃薯试验站,1924年在莫斯科郊区建立全苏联最大的马铃薯联合繁育良种场,并有计划地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采集和育种工作,进行马铃薯品种改良。1925年以后,在布卡索夫教授率领下,苏联考察队先后4次到南美洲采集马铃薯野生和栽培原始种质资源,回国后开展品种选育工作,在本国建立马铃薯种质库以及比较完善的马铃薯繁育体系。1932年,为进一步改善马铃薯种植特性,苏联在北极建立了北极区实验站,成功培育出高度抗寒性马铃薯品种“伊曼德拉”等,这使马铃薯种植得以推广到卡列里、科雷马、堪察加等高寒区域,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得到扩大,种植面积位居同时代世界第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