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人与人之间最有效率的联系方式应该是直接沟通。具体而言,中心化体系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同中心之间的互联成本较高。在中心化的体系中,资源都掌握在各中心手中,而各中心的运作模式与管理体系并不相同,打通各中心的成本就非常高。
中心化体系缺乏透明。对普通用户而言,中心化体系的实际运作模式就像“黑箱”一样,各中介组织对用户开放的仅是最简单的输入输出环节,中间过程一般用户都一无所知。交易安全完全依赖于中介组织的能力与意愿,存在诸多隐患。相对于将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数据而言,集中存储在中介组织的数据更容易遭到恶意篡改和破坏。
中心化体系交易成本偏高。在现有的各种商业模式下,中介组织会对被控制的中心化体系内所有用户收取一定费用作为收益,这就相当于体系内的一种“征税”,人为推高了交易成本。
图2-6 从中心化、分布式中心化到去中心化
专栏2-3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与去中心化(www.xing528.com)
早在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便在其巨著《国富论》中指出: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最有效率地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国富论》第4卷)
图2-7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是对市场去中心化本质的高度概括。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发展主要是由关心自己利益的基层人民来推动的,而不是由中心化的政府推动。亚当·斯密认为,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要远比中心化的政府管理有效率得多。因此,政府应尽量发挥市场职能,减少经济干预。然而,从后续经济史的演进历程来看,亚当·斯密的完全竞争和自由放任理念具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亚当·斯密或许没想到,几百年后的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助他打破中心化束缚的“石中剑”。
信息去中心化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价值与货币去中心化较为缓慢。互联网的出现,从本质上解决了信息去中心化问题。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很多行业的信息(如新闻、广告、通信、教育及衣食住行相关的信息)都是由相关中介机构收集之后再在市场中出售的。当互联网技术出现以后,信息的共享与实时更新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信息很快即可同步到互联网中去,这种信息的传递渠道变更极大地改变了市场格局与人们的生活,大量低效率的中介机构被互联网信息共享技术所取代。
互联网技术成功实现了信息的去中心化,但无法实现价值的去中心化。例如,我们现如今可以在互联网上共享自己的生活信息、知识和资料等,但(在多数情况下)不敢在互联网上直接与陌生人交易。现有互联网中的金融体系,多是由政府银行提供或者第三方提供的支付系统,还是依靠中心化的方案来解决。这些中心化方案,主要凭借某个大公司或者政府信用作为背书,将所有价值转移计算放在一个中心服务器(集群)中。事实上,通过中心化的信用背书来解决,也只能将信用局限在一定的机构、地区或者国家的范围之内。在纷繁复杂的全球体系中,要凭空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信用共识体系是很难的,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不同,要实现两个国家的企业和政府完全互信是几乎做不到的——区块链技术就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打破中心化体系的信用枷锁,实现全球节点间的信用与货币互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