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视角下的一般管理理论

当代视角下的一般管理理论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哲学、社会学研究范式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转变,人本主义、实践哲学、交互主体性等概念的兴起和发展,一般管理理论在管理要素上也随之发生了些许变化。斯蒂芬·P.罗宾斯等人的《管理学》普遍受到各行各业人员推崇,其界定的管理要素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罗宾斯等人的管理要素和法约尔、孔茨的明显区别是将法约尔理论的指挥要素、协调要素、人员培养职能、领导职能和孔茨的人员配置要素统一归纳为领导要素[26]。

当代视角下的一般管理理论

随着哲学社会学研究范式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转变,人本主义、实践哲学、交互主体性等概念的兴起和发展,一般管理理论在管理要素上也随之发生了些许变化。斯蒂芬·P.罗宾斯等人的《管理学》普遍受到各行各业人员推崇,其界定的管理要素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罗宾斯等人的管理要素和法约尔、孔茨的明显区别是将法约尔理论的指挥要素、协调要素、人员培养职能、领导职能和孔茨的人员配置要素统一归纳为领导要素(罗宾斯等,2008)[26]。我们应充分理解罗宾斯界定领导要素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管理哲学关于主体和客体关系研究的方向也从近现代以来的理性主义视野下主客二元对立向后现代主客体融合趋势转变,这种趋势倡导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主体和员工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在充分尊重对方主体身份的基础上相互沟通和影响,激发管理者和员工二元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郭湛,2010;张兴等,2007)[27],主体间涌现的交互行为是自组织现象的一个复杂适应过程,能助力企业不断适应外界复杂系统(李晋等,2011)[28]。但长期以来在科层制的体制和机制影响下,我国各类企业各级员工的主体性处于潜在状态,这就需要各级管理者充分展示领导的魅力和作用,以教练式领导方式培育员工的胜任力,积极开展职业指导、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唤醒、引导和培育员工的主体及主体交互意识,帮助员工实现全面自由和发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