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革新易地搬迁+边贸扶贫+驻边守疆模式

革新易地搬迁+边贸扶贫+驻边守疆模式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要求,为加强搬迁入住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将安置点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小区,创建“易地搬迁+边贸扶贫+驻边守疆”新模式,共宜社区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及经验做法如下:一是发挥共宜社区网格化管理作用,引导和服务群众搬迁入住。

革新易地搬迁+边贸扶贫+驻边守疆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安置点……要想方设法为搬迁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同当地群众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龙州县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与越南接壤的实际,鼓励0—3公里外的贫困户搬至边境安置点,并给予每人1000元搬家补贴。搬迁户除享受边民每人每月167元补助外,还可申请边贸小额信贷,从事边贸服务增加收入。贫困户搬迁到0—3公里安置点定居后,由于有边民补助及可以在工业园区就近就业,他们有了永驻此地的安稳之心,实现了“一个边民就是一个永不退伍哨兵”,这种“易地搬迁+边贸扶贫+驻边守疆”的模式,以建设边贸新城、建立边民互助机制、发展进口产品落地加工、创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为抓手,用足用好用活边贸政策,把易地扶贫搬迁帮扶一批、边贸政策帮扶一批、产业带动帮扶一批、转移就业帮扶一批融合成一条扶贫经济链,促进边民走上致富路。

截至2017年末,龙州县建有水口共宜新村安置点、科甲新村安置点、布局安置点等3个边贸新城,共搬迁1200多户3600多人。对于搬迁群众,发放边民互市证,成立边贸互助组,由党员致富能人担任带头人,引导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兑现边民补助政策;同时充分发挥水口口岸作为国家坚果、粮食、水果、冰鲜水产品进境指定口岸的优势,配套建设扶贫产业园,吸引了民之天、江南、龙億等20多家加工企业入驻,企业全部投产后,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此外,还利用临近坚果类等产品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引导边民发展电商新业态,开展产品网上销售,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全县电商从业人员有1700多人,电商企业线上交易额达1亿多元,产品主要是龙州县优质土特产品。总之,龙州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帮扶、边贸政策帮扶、产业带动帮扶、转移就业帮扶,切实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进而实现稳边固疆目的。

专栏6-2 龙州县水口镇共宜幸福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龙州县水口镇共宜幸福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水口河南岸,紧邻国家一类口岸——水口口岸。项目规划用地127亩,总投资约4.473亿元,采用EPC模式进行建设开发,即采用商业运作与政府投资的模式进行建设,由政府投资,县城建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委托有资质、有经验的开发公司进行建设。项目A地块为小高层11层电梯公寓楼,建筑总面积约126160平方米,共建设16栋,1164套安置房,其中75㎡284套,100㎡512套,120㎡338套;B地块为6层步梯公寓楼,建筑总面积约11600平方米,共建设6栋,其中25㎡100套,50㎡182套。该项目已于2017年12月竣工。

到2017年末,安置点共搬迁安置774户2398人,已全部搬迁入住,入住率为100%,其中劳动人口1264人,全家外出务工211户653人,本地务工256人(原本地务工人数为334人,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进口坚果商品受限制,坚果食品加工厂缺料加工,务工岗位大幅度减少,现正在努力发展粤桂扶贫车间,增加务工岗位)。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32名,支部委员3名,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5名,各单元长26名。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要求,为加强搬迁入住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将安置点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小区,创建“易地搬迁+边贸扶贫+驻边守疆”新模式,共宜社区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及经验做法如下:(www.xing528.com)

一是发挥共宜社区网格化管理作用,引导和服务群众搬迁入住。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帮扶人、各单元长积极向群众宣传0—3公里边境补贴政策、边贸扶贫政策等,并由政府出台政策,自愿搬迁入住奖补每人1000元,每户不超过5000元,实行限期内入住给予“两床一灶”的实物奖励,动员群众及时搬迁入住。

二是组建成立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及推选单元长,为社区的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2018年4月7日,召开共宜幸福家园社区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共宜幸福家园社区党支部。选举产生支书1名,副支书1名,委员1名。2018年4月12日,召开水口镇共宜幸福家园社区第一届居民委员会选举大会,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共5人,分别为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3名。2018年4月15日,共宜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出各单元长26名(A地块有9栋18个单元,B地块有6栋8个单元)。

三是做好就业服务及技能培训工作。一直以来,水口镇始终把增加搬迁群众收入作为社区管理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为提高住户就业能力,联系县扶贫办、县人社局在共宜社区举办了烹饪、面点等技能培训班,群众通过技能考试后,颁发证书。还邀请后援单位领导到共宜社区给群众培训边民互市贸易知识。通过开办培训讲堂,给广大边民传输互市贸易政策知识,吸引更多住户参与边境贸易,享受国家给予优惠政策,确保中央各项惠边惠民政策的落实。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到社区建立的扶贫车间从事手工花、手工饰品工作,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还积极引导共宜幸福家园群众发挥“边”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拓宽增收途径,靠“边”发展,靠“边”致富。引导和鼓励群众凭借参与边民互市贸易和边贸运输、务工创收。搬迁至边境安置点的搬迁户凭身份信息,到边贸互市点通过参加互市贸易可获得每人每天15—20元红利。有驾驶技术并持有驾照的贫困户边民,鼓励其将贷款资金作为购车的本钱,购买运输工具加入运输队,到水口互市区从事货物运输,从而提高其收入。另外,由企业提供岗位需求信息,镇政府及时将招聘信息传达给贫困户,贫困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报名、面试、岗前培训、正式上岗,到水口扶贫产业园区的江南食品加工厂、广西龙州赞美实业有限公司、民之天食品厂等企业务工。通过多种就业途径,让易地搬迁户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四是上下联动,积极为群众办理户口迁移和0—3公里边境补贴。新户口和边境补贴办理,是落实扶贫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增加群众收入、鼓励群众守边驻边的重要举措。镇政府积极与公安、发改、民政、城投公司、易地办等县级部门汇报协调,为群众办理新户口迁移和0—3公里边境补贴。

五是加强公共服务管理,营造幸福美好的宜居环境。首先,加强物业管理,制定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一次以上,及时解决物业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乐和激励有奖活动,电视夜校、游园活动、晚会、露天电影、卫生有奖评比等活动如火如荼;最后,建立“扶贫车间”“爱心超市”“计生卫生服务室”“警务室”“文化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幸福美好的宜居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