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达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探析

发达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探析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发达社会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的区分,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成熟程度的不同。本章将首先对发达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进行一些理论探讨。社会主义所有制,主要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由于缺乏科学的所有制的理论,因而它们不是把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与私有制的彻底消灭联系起来。

发达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探析

众所周知,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基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背景来考察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的,他们没有谈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划分阶段问题。而迄今为止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却是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只有中等发展水平或较低水平的国家,因而需要进一步考察与探索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正因为如此,列宁提出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实际提出了将社会主义区分为初始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成熟的、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时期的问题。不发达社会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的区分,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成熟程度的不同。这种公有化成熟程度的不同,在所有制、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都有其具体的表现。本章将首先对发达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进行一些理论探讨。

社会主义所有制,主要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阐明了社会主义所有制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尖锐化的必然产物。以机器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料日益社会化,使劳动因分工与协作的高度发展而日益社会化,使产品越来越成为社会劳动的产品。这样,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显然与这种越来越先进的机器大生产所代表的现代生产力不相适应,并越来越成为这种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要求用生产资料公共占有形式来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说:“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恩格斯说:“这种解决只能是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2]列宁说:“生产社会化不能不导致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所有。”[3]

实现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变革,不仅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经济规律的要求,而且是改造整个旧的上层建筑,发展新的社会关系与社会意识以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础,是共产党人实现消灭阶级、消灭剥削、解放全人类的宏伟革命目标的前提。正是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就把生产资料公有化作为资本主义旧社会向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的开端。

从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来论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历史上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立足于某种“公平”“正义”“博爱”的道德观念之上,往往用分配方式的“平等”来作为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只是要求改革分配方式而不是要实现所有制,从而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卢梭以来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关于“公平”“正义”的道德哲学;而科学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它的出发点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正如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4]

高度地重视所有制问题,重视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变革的意义与作用,是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历史上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性的特征。如果说历史上的,特别是19世纪以来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都是以分配“均等”作为主要论题,并煞费苦心地把资产阶级为反对与抵抗社会主义而在分配领域采取的某些改良说成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那么高度重视所有制问题的科学社会主义却是把从理论上阐明私有制的消灭与公有制的建立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它的主要论题。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拉萨尔派回避所有制问题而侈谈“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机会主义纲领,指出:“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分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5]阐明“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6]。马克思还由此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纲领,指出必须把所有制的变革作为首要的斗争任务。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明确宣布的:“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7](www.xing528.com)

重视在所有制关系中进行彻底的变革,最终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彻底的公有化,是科学共产主义不同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另一特点。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由于缺乏科学的所有制的理论,因而它们不是把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与私有制的彻底消灭联系起来。某些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主义蓝图中,甚至还给资本家保留一席之地,如傅立叶设想的法郎吉中不剥夺资本家的生产资料,而且容许资本家领取股息。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把生产资料公有化作为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变革与改造的桥梁和中心任务,而且还把实现生产资料彻底的公有化作为社会主义彻底胜利的必要条件。因此,马克思阐明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仅要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而且要消灭一切小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8]

由于对所有制的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创立了关于所有制问题的完整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不仅仅包含了关于所有制一般的理论、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所有制的理论,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的理论,而且还探讨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它产生的途径,它的发展、完善和向成熟的共产主义所有制转化等问题,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乃是他们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尽管许多是以原则概括的方式表达的,但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充满了深邃而光辉的思想。此后,列宁结合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新经验,进一步阐述了有关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以及合作社所有制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斯大林总结了苏联国家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以及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发展变化趋势。毛泽东根据我国的具体条件,对我国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步骤、方式,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逐步完善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些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研究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关于发达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发达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单一的社会公有制;直接的社会公有制;不存在商品关系的社会公有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