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决定局部生产关系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决定局部生产关系变化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形态内,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等也会发生局部的发展变化和取得某些新的特征,而生产关系的这种局部性的发展和变化,同样也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和变化为基础的。同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也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完善为基础的。总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否更加适合生产力,关键还是所有制问题,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决定局部生产关系变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社会形态的递进,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经历了多次的根本质变。但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形态内,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等也会发生局部的发展变化和取得某些新的特征,而生产关系的这种局部性的发展和变化,同样也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和变化为基础的。这就是说,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形态内,生产资料所有制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它也会有某些量变性和局部质变性的变革,并在这一变革的基础上引起直接生产、交换和分配形式的某些局部性的调整。就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各个社会形态来说,在社会的上升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局部性的变革进一步增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性;而在社会的没落解体时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局部性的变革则总是进一步加深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所有制经历了最初的个体资本阶段,以后又出现了以股份公司为标志的联合资本。联合资本超出了少数资本家的个别资本的狭窄范围,是资本家所有制的一种发展。股份形式的这种联合资本——资本家所有制的发展形态,促进了生产的集中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帝国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所有制进一步发展成为垄断资本所有制。在当前它表现为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规模更大的国际垄断资本。它是垄断资本家所有制的更进一步和更高的发展形式。资本家所有制的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强了生产集中与生产的社会化,加剧了商品流通领域与投资领域中的垄断竞争,加深了垄断组织对工人的剥削,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尖锐,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更不相适应。可见,要发现与阐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新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矛盾的深化,首先要从对资本主义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变革的研究着手。

同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也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完善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表现为一个复杂的结构,如果一般地讲就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重结构。这些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完善也都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完善为前提。例如,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进一步贯彻,就必须以所有制的完善为基础。又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分为基层性的生产关系,如直接生产过程和企业经营管理形式中体现的生产关系;上层性的生产关系,如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形式中所体现的生产关系。而这些不同层次的生产关系的完善也要以所有制为基础。总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否更加适合生产力,关键还是所有制问题,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经验教训表明: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那种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后,所有制问题就不再存在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认识:所有制(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所以在生产关系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是由社会生产(作为生产的物质技术性与生产的社会性的统一)的性质所决定的。这种情况也就决定了对所有制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政治经济学(广义的)在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肌体时,首先必须研究各个社会的所有制的运动规律。把对所有制的研究放在重要的、核心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别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www.xing528.com)

这里,还有必要指出把对所有制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在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上的意义。众所周知,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由多方面的生产关系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要分析、认识和把握这个复杂的经济结构的运动规律,有两个重要问题:(1)必须科学地把生产关系的体系分解成各个构成要素。(2)必须掌握诸构成要素的决定性环节。在这两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都存在着原则性的区别。首先,在剖析社会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上,马克思的方法是对生产关系实行“四分”法,即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由此来对现实的生产关系所固有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某些流派在研究社会经济关系时,虽也讲“四分”法或“三分”法,如也分为生产、分配与消费,但它们对生产关系的“四分”或“三分”,乃是分解出超历史的抽象的经济范畴,如萨伊就把社会经济过程区分为生产一般、分配一般和消费一般,用超历史的范畴来代替现实的生产关系。另外,马克思主义的“四分”法乃是以生产为决定性环节、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科学的“四分”法,完全符合生产关系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而资产阶级学者对经济过程的区分方法则是主观任意的,比如,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主观效用理论,把消费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决定性环节,把消费论作为经济学的起点和基础理论。他们把消费需要作为研究的起点,其要害是回避对所有制的研究,而且他们的需要是由边际效用即主观的心理因素决定的。现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继承了庸俗经济学的这种方法。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理论,其研究的起点就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这种理论把交换和消费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决定性环节,把资本主义的病根归结于消费不足,并以此为根据,开出了用以救治资本主义的各种刺激消费的药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某些流派,如联邦德国自由主义和英美的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虽然写出了若干关于所有制的著作,但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早已不可能公正地研究现代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垄断这个问题。他们的著作不是避而不谈垄断资本家所有制的弊端,就是制造关于工人、广大劳动者都参加占有的资本民主化的辩护理论,或者是厚颜无耻地重弹私有制合理性的老调。例如,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就大肆宣扬私有制对合理地分配与使用资源,刺激人们的创造性和维护“自由”的意义。对照资产阶级经济学对待所有制的立场,我们就能更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研究予以高度重视的重要意义,这不仅表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而且也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