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到战略高度加快推进,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示范推广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形成了“成都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1.产业基础较好。我市大力打造龙泉汽车工业园,逐步形成以成都经开区为整车制造核心,新都、青白江、金堂等集聚地为零部件生产支撑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265户,其中整车及改装车生产企业19户,零部件企业246户,产业从业人员6万余人,整车产能到2015年预计达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现有生产企业18户,其中整车企业5户,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及材料企业13户,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地企业自主研发的26个新能源车型进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2.推广应用特色鲜明。我市先后被列为国家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及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在配套设施方面,推动充换电设施在市区覆盖,已建充电站14座,快充直流充电桩201个,分布式交流充电桩679个,每天能为804台大型电动公交车和2800余辆小型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在运营推广方面,探索形成“换电模式”与“共享租赁模式”。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已达千辆,其中电动公交车运营达300余台,其他属于公务用车。(www.xing528.com)
3.发展环境逐步改善。我市加强组织保障、产业规划、政策扶持,推动改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产业发展工作。出台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联盟,强化新能源汽车工作。制定了电动汽车产业化行动方案,出台了扶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意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购置补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