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思考与展望

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思考与展望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构建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和展望。顾海良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当代诠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创立的重要基点;对当代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的把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标识。对于新时期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思考与展望

回顾60多年经济建设所走过的路程,我们的成绩举世瞩目,在经济建设中总是把经济增长作为中心指标,我国的经济增长确实很快,2012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虽然增长速度上去了,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许桂娟(1992)就曾指出,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理论的失误导致制定战略的失真之恶果。[50]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笔者具体地分析了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所面对的几个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构建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和展望。

顾海良(2011)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当代诠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创立的重要基点;对当代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的把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标识。[51]以前我们谈经济理论都是在阐释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包括以生产力为基点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及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无论是前述的那一种理论,无非都与生产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单纯用经济方法解决经济问题是一种历史惯性。原因有两点,一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市场机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大大改善,物质财富成倍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类对于物质推崇至极,对经济推崇至极,对市场方法推崇至极;二是中国具体的历史的环境,广大经济学理论工作者禁锢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决温饱”式的发展思路里,或多或少地难以跳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怪圈和分析框架。对于新时期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程恩富(2008)主张,以中外经济实践为思想源泉,以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创的主要假设为基点,积极吸纳古今中外各种经济思想的合理成分,广泛借鉴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可用方法,构造既超越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又超越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新范式。[52]王晓林(2009)则认为,以劳动群众为本的观念、科学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整体理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选择的核心理念,将科学发展观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念,不失为建构中国理论经济学必要的路径选择之一。[53]刘国光(2009)认为,不再照抄照搬以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框子,更不能模仿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力争全面系统地梳理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发展脉络和演进历程,辩证地厘清坚持、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把意识形态与分析工具有效地统一起来,既鲜明地强化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又精巧地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将二者紧密地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上。[54]笔者认为,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没有特别地将社会学的考量纳入经济学的考虑范畴。到目前为止,经济方法几乎被推至所有领域,甚至包括公共领域和非营利领域。应该认识到市场方法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制度或体制,也不会伴随人类终结。尽管它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前还是人类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发现的最佳方式。笔者认为,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中,应该侧重将社会问题纳入到经济学的考量范围,经济问题也纳入到社会学的考量范围,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特征,从多元渠道探索、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的方法,以经济学为出法点研究社会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理论面对的问题是研究和解决中国从不发达的状态如何过渡到发达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理论开始转向以发展和改革开放为动力,如何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及如何从与国际隔绝转向与国际沟通等经济问题的研究。这些思路都是以经济学研究并解决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经济增长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先前的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大多数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前面我们也提到多次,随着经济在增长,不断积压的问题在后改革时期也不断出现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在当前及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能否继续以经济学来单纯地解决经济问题?笔者认为下一阶段的经济理论构建更应该关注社会问题,这与常昌武(1999)的观点几乎一致,经济发展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时,不可把它看作孤立、封闭的领域加以固守,不能只就经济论经济,而应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设计它的框架结构。[55]任何一个社会的构建都不是单纯地只有经济一个方面,经济问题的解决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但缺乏人文关怀的经济增长必将限制和阻碍人的发展,人是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正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指出的那样,研究生产关系的本质就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常昌武(1999)指出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道德经济、法制经济的统一。[56]常昌武所提到的道德经济和法治经济学实质上就是经济关系的社会层面,而道德经济与法制经济的落脚点应该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用经济学关注并研究社会问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直接关系到组成社会个体的积极性及社会稳定问题。因此,后改革时期的中国经济理论体系构建问题应该侧重于用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社会问题。基于此,笔者谈几点浅薄的看法和认识。

第一,对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和体系问题,我们不再单纯地从国家经济利益去考虑。无可厚非的是,中国经济学代表了对中国有利的经济理论和政策范式,它是建立有利于中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条件。但如果将社会思考纳入这种考虑,正如周文,孙懿(2011)指出的,这种“有利”,并不是像旧有理论范式思维所想象的那样是对中国“单边的有利”,而是一种谋求多赢的“多边的有利”。[57]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种多变有利实质上就是考虑到世界社会的有利。

第二,共同富裕中的社会问题。哈佛大学萨克斯教授在《贫穷的终结: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能》里提出了“阶梯理论”,提出两个目标中的第一目标是结束世界上1/6人口的悲惨处境:这些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每天都为了基本点生存挣扎。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实现营养健康、住宅等生存、福利的最低需求。这其实也就要求在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时不能忽视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时,都考虑社会问题,正如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社会公平、贫富差距等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应该而且必须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对于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上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笔者认为需要重新思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增长应当包含人的发展,这样经济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上升到生产关系的层次应该是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笔者认为,应该实现生态和谐发展,在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经济理论使我们离自然界越来越远,我们发展经济应该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出发,经济理论不应该包含以牺牲下一代的福利为目标去征服自然的内容。

第四,对于政府威权和个体权利问题,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应该更加注重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微观经济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在理论上证明了个人在追求自己福利最大化的时候就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哈佛大学的萨克斯教授在《贫穷的终结: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能》里提出了“阶梯理论”提出两个目标中的第二个目标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包括中等贫困的穷人)能够沿着发展的阶梯向上爬。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内容应该包含惠及所有人的发展理论,只有将个人发展的因素考虑到整个经济发展理论当中,个体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个人和政府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

第五,对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笔者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和研究方法能够解释或者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中的某些问题,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去吸收应用。

【注释】

[1]杨承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J].经济经纬,2006(01):1-4.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孟昭元.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两个问题[J].经济纵横,1994(12):13-16.

[5]沈立人.跨世纪的中国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02):36-39;126.

[6]杨承训,张新宁.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从多向比较揭示规律性[J].经济经纬,2004(05):1-6.

[7]王晓林.新中国60年经济理论探索与展望[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10):3-6.

[8]刘国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三则[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03):1-7.

[9]何炼成,李忠民,何林.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77-80.

[10]张禹飞.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不能急于求成[J].经济学家,1998(05):91-95.

[11]王文华.对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州学刊,1998(06):50-52.

[12]沈立人.跨世纪的中国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02):36-39;126.

[13]沈立人.跨世纪的中国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02):36-39;126.

[14]孟昭元.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两个问题[J].经济纵横,1994(12):13-16.

[15]孟昭元.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两个问题[J].经济纵横,1994(12):13-16.

[16]杨承训,张新宁.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从多向比较揭示规律性[J].经济经纬,2004(05):1-6.

[17]沈立人.跨世纪的中国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02):36-39;126.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3.

[19]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J].前线,2011(08):13-16.

[20]孟昭元.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两个问题[J].经济纵横,1994(12):13-16.

[21]李文溥.从苏联式《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特色《中国经济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4-9.

[22]张禹飞.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不能急于求成[J].经济学家,1998(05):91-95.

[23]程恩富.中国经济学理论模式的缺陷与全面重建[J].红旗文稿,2008(18):17-20.

[24]权衡.中国经济学:话语权、范式转换及其他[J].探索与争鸣,2006(03):38-40.(www.xing528.com)

[25]周文,孙懿.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1(06):8-9.

[26]权衡.中国经济学:话语权、范式转换及其他[J].探索与争鸣,2006,03:38-40

[27]王文华.对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州学刊,1998(03):50-52.

[28]周文,孙懿.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1(06):8-9.

[29]杨凤林.论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J].社会科学,1996(04):15-18.

[30]李清泉.经济发展观演变的历史逻辑分析[J].学术论坛,2005(06):91-94.

[31]陈红.经济与社会非均衡发展的社会性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29-31.

[32]常昌武.构建政治经济学应体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06):1-4.

[33]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J].前线,2011(08):13-16.

[34]周文,赵方.改革的逻辑:从市场体制到市场社会[J].教学与研究,2013(05):5-13.

[35]刘文斌.新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演化路径及其启示[J].探索,2012(03):101-104.

[36]周文,赵方.改革的逻辑:从市场体制到市场社会[J].教学与研究,2013(05):5-13.

[37]周文,赵方.改革的逻辑:从市场体制到市场社会[J].教学与研究,2013(05):5-13.

[38]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 研究课题组.走向社会重建之路[J].战略与管理,2010(9、10).

[39]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起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2]孟昭元.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两个问题[J].经济纵横,1994(12):13-16.

[43]孟昭元.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两个问题[J].经济纵横,1994(12):13-16.

[44]杨承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J].经济经纬,2006(01):1-4.

[45]程恩富.重建中国经济学:超越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J].学术月刊,2000(02):75-82;89.

[46]程恩富.重建中国经济学:超越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J].学术月刊,2000(02):75-82;89.

[47]程恩富.中国经济学理论模式的缺陷与全面重建[J].红旗文稿,2008(18):17-20.

[48]权衡.中国经济学:话语权、范式转换及其他[J].探索与争鸣,2006(03):38-40.

[49]程恩富.重建中国经济学:超越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J].学术月刊,2000(02):75-82、89.

[50]许桂娟.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异同[J].经济纵横,1992(12):15-18.

[51]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J].前线,2011(08):13-16.

[52]程恩富.中国经济学理论模式的缺陷与全面重建[J].红旗文稿,2008(18):17-20.

[53]王晓林.新中国60年经济理论探索与展望[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10):3-6.

[54]刘国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三则[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03):1-7.

[55]常昌武.构建政治经济学应体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06):1-4.

[56]常昌武.构建政治经济学应体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06):1-4.

[57]周文,孙懿.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1(06):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