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是工程技术与经济核算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理论分析密切交融的综合科学,是一门与生产建设、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应用性学科。
1.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
工程经济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产生的效果(包括经济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军事效果、环境效果、艺术效果等)来实现的。根据工程活动对具体目标的不同影响,得到的效果则可分为效益(有用的、所期望的)和损失(无用的或不想要的)。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对所采用的技术进行选择,对工程活动本身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效益,降低损失或消除负面影响,最终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
所谓经济效果,是指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费用及损失的比较。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不同度量单位时,采用比率法表示,;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相同度量单位时,采用差额法表示,经济效果=产出成果-(费用+损失)。提高工程技术活动的经济效果是工程经济分析的出发点和归宿。一般说来,提高经济效果的主要途径有:一是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服务或系统的必要功能。如通过价值工程的方法,即通过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得汽车成为家庭的交通工具。二是在费用一定的前提下,不断改善产品、作业、服务或系统的质量,以提高其功能。如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存储空间不断扩大、运算速度不断提高、兼容性能不断改善,而其价格在不断降低,使得其应用领域得到极大的拓展,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技术与经济之间具有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而技术是达到经济目标的手段,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在社会发展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则是技术进步的归宿和基础。技术进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故技术进步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技术与经济还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矛盾的一面。技术的发展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有些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有相应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作支撑,需要相应的资源结构相配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即便是先进技术也难以发挥效果。在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中,经济占有支配地位。技术进步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即任何技术的推广使用首先应考虑到其经济效果问题。因此,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途径的科学。
3.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预测和指导工程活动(www.xing528.com)
工程经济分析的着眼点是“未来”,即在既定的技术政策、技术措施条件下,或是技术方案被采纳之后,将要带来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工程经济分析属于事前或事中主动的控制,即信息搜集—资料分析—制订对策—防止偏差,事后的评价和总结也是为了在新的项目中汲取经验教训。它要求人们面对未来,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只有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客观地把握未来的不确定性,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工程经济活动中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准确地估计项目的效益、费用及损失,这样就使得工程经济分析的预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当然,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不可能做到对所有活动效果的估计都能准确无误,总是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工程项目。
4.工程经济分析是对工程经济活动的系统评价
由于不同利益主体(如政府、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异,对同一技术实践活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评价指标不同,因而评价结论有可能不同。例如,一些生产钢铁、化工产品的企业,如果只从企业本身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益看,似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一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将对河流、湖泊及周边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这也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不容许的。因此,为了防止一项工程经济活动在对一些利益主体有利的同时,可能损害到另一些利益主体,工程经济分析必须体现较强的系统性。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二是评价角度的多样性,根据评价的立场,可分为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等;三是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定量与定性评价、静态与动态评价、单指标与多指标综合评价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定工程项目而言,由于多主体的目标利益的存在和项目各方案对目标的贡献有所差异,使得各方案在各分项效果方面的表现不一致。因此,在一定的时空和资源约束条件下,工程经济分析寻求的只是令人满意的整体方案,而非各分项效果均最佳的最优方案。
5.满足可比条件是技术方案比较的前提
为了在工程项目的各项技术方案论证、分析与评价中能够客观、正确、全面地反映真实状况,并在方案优选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决策指导作用,就必须使得各对比方案的条件一致(等同化),即具有“可比性”。由于各方案所涉及的因素极为复杂,加上有的因素难以量化表达,因此,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一致。故在实际实践工作中,一般只能做到使得方案经济效果影响较大的主要方面达到一致或可比性要求,如产出成果使用价值的可比性、投入相关成本的可比性、时间因素的可比性、价格的可比性、定额指标的可比性、评价参数的可比性等。
在工程实践中,工程经济活动多以工程项目的形式出现,因此,本书对工程经济原理及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