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为了反映资本公积的形成和使用情况,企业应设置“资本公积”科目。该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其贷方登记的是资本公积的增加额,借方登记的是资本公积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有资本公积的余额。
“资本公积”科目应当按资本公积形成的来源分别设置“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2.会计处理
(1)“资本溢价”。资本溢价是指股东的出资额大于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差额。
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部分,应记入“实收资本”科目,超出部分应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
(2)“股本溢价”。股本溢价是针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的。在采用与股票面值相同的价格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应全部记入“股本”科目。
在采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相当于股票面值的部分记入“股本”科目,超出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www.xing528.com)
委托证券商代理发行股票而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从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企业应按扣除手续费、佣金后的数额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3)“其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项目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中主要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如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如果是利得,应当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果是损失,应当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当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转入投资收益。
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失,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如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4)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会计处理。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法定公积金(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应冲减资本公积,同时按照转增前的实收资本(或股本)的结构或比例,将转增的金额记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下各所有者的明细分类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