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企业为了避免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往往采用赊销提供商业信用等多种形式的优惠策略,提高企业产品销售量,这在给企业扩大销路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我们把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称为应收账款减值(即坏账)。由于发生应收账款减值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应收账款减值损失或坏账损失。
1.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确认
企业在确认应收账款减值时,应遵循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具体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特性、金额的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时的经营情况等因素,确定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一般来讲,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
2.应收账款减值测试
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当应收账款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的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计算应收账款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现行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但由于应收账款属于短期债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因此在确定相关减值金额时,可不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减值测试,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预计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应收账款单项金额重大的,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发生减值的,应当以其未来现金流量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减值金额,据以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账款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若干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按这些应收账款组合的余额和历史损失率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根据应收账款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的坏账准备,应当反映各项目实际发生的减值损失,即各项组合的账面价值超过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金额。
企业在确定计提坏账的比例时,应当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本期各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单项金额是否重大的标准。该标准一经确定,应当一直使用,不得随意变更。
3.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核算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根据我国有关规定,企业应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损失的会计核算。
(1)直接转销法。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确认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注销相应的应收账款的一种方法。直接转销法的优点是会计处理简单。但是,这种方法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作任何处理,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同时,在销售商品时确认了收入,而在以后时期发生了坏账,这样虚增了企业前期的利润,也夸大了前期资产,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例3-9 2×07年5月18日乙公司欠甲公司的账款为30000元,屡催无效,断定无法收回,甲公司在2×12年12月31日确认为坏账。
(1)甲公司采用直接转销法计提坏账,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30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30000
(2)若该笔款项在2×13年2月18日收回时,则甲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3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30000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30000
(2)备抵法。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销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的一种核算方法。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账户,贷方反映每期提取的坏账准备数额和已转销以后又收回的数额,借方反映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数额和冲减的坏账准备数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经提取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经发生了坏账损失尚未计提准备的坏账损失数额。备抵法弥补了直接转销法的不足,是在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也估计了坏账损失,并计入同一期间的损益,避免了企业虚增利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避免企业虚列资产,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坏账准备”账户期末数=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估计坏账损失率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或+)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1)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主要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
①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指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坏账损失的产生与应收账款的余额直接相关,应收账款的余额越大,产生坏账的风险就越高,因此,应根据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②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是指按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账龄是指顾客所欠账款的时间。虽然应收账款能否收回以及能收回多少,不一定完全取决于时间的长短,但一般来说,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采用这种方法的通常做法是:企业应于期末根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将全部应收账款进行分类排列,按拖欠时间长短划分为若干组,按账龄长短为每组估计一个坏账损失百分比,然后估计确定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总额,并据以计提坏账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余的应收账款,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在存在多笔应收账款且各笔应收账款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账款;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
③销货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是指按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有关资料,按赊销金额中估计可能会发生的坏账数额除以赊销金额确定坏账百分比,再用这一比率乘以当期因赊销金额,计算坏账损失的估计数。这种方法认为,坏账损失的产生仅与当期因赊销而发生的应收账款有关,与当期的现款销售无关,能够把坏账损失在发生赊销行为的会计期间予以确认,更符合收入与费用相互配比的会计原则。(www.xing528.com)
坏账百分比的计算公式为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销货百分比法,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及销售政策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坏账百分比以使其计提的坏账准备符合企业坏账损失的实际情况。销货百分比法的计提依据是本期赊销额,不包括以前的赊销额,因为在计提坏账准备时,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账户的此前余额,直接根据本期赊销额计算确定。
④个别认定法。在采用账龄分析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如果某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账款存在明显的差别,导致该项应收账款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账款同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账款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2)有关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②对于企业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
③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账款以后收回时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
④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账户。
例3-10 2×10年年初,甲公司坏账准备账面余额为零,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00元;2×11年发生坏账10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50000元;2×12年已冲销乙公司的应收账款20000元又重新收回,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700000元。该企业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1%,该企业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2×10年计提坏账时:
当年年末坏账准备的金额为300000×1%=3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2)①2×11年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1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
②2×11年计提坏账时:
当年年末坏账准备的金额为450000×1%=4500(元)
当期应补提的坏账准备为4500+(10000-3000)=115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11500
贷:坏账准备 11500
(3)①2×12年已冲销坏账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20000
贷:坏账准备 20000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收账款 20000
②2×12年计提坏账时:
当年年末坏账准备的金额为700000×1%=7000(元)
当年期末的坏账准备的余额为11500+20000=31500(元)
当期应冲销的坏账准备金额为31500-7000=24500(元)
借:坏账准备 24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245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