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的便利:卷末思考

未来的便利:卷末思考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回到自己多年来熟悉的便利店行业,我的感想是,便利店是一种可以用心感受的产业。在本书中,我详述了我在韩国5年来的心得。刚到任时,当地的便利店的景象让我感到震惊、愤怒。这让人感觉便利店俨然就是流通产业中的王者。我还读到一则让我吃了一惊的新闻,这是一则关于韩国便利店便当销量急速上涨的报道。

2003年,我在韩国待了5年以后,回到日本。

带着让韩国7-11重生的经验,这次是处于完全不同的产业的Sugi药店以及家电量贩店Laox,邀请我协助它们重振事业。

2009年,我以担任日本am/pm社长的形式,再次回到便利店行业。

am/pm在2010年确定由FamilyMart收购以后,我在老东家7-11的对手——FamilyMart担任商品部门总长,并兼任物流、品管部门总长。

回到自己多年来熟悉的便利店行业,我的感想是,便利店是一种可以用心感受的产业。我的职务是常务执行董事。我每天过着到分店巡视,吃便利店的便当,协助开发各种商品的生活。生活上充满刺激,我过得非常开心。

在几个国家、不同产业,与不同人共事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没有许多人的同心协力,任何工作也无法完成。

虽然在本书当中关于超市的经营我写了很多,但说实话我不能算是一个超市行业的从业者。我并不是对任何事都有十足把握的,甚至基本知识也不足。我也经常向超市行业的专业人士请教,请求他们协助,以克服各式各样的困难。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无法开发出这么多样化的商品与服务。

“联盟”一词有一阵子非常流行,我一直不习惯这个轻率的词语,但这似乎是当今的主流。现在,一辆汽车都无法全部由一家公司生产了。

便利店也是如此,与宅配服务公司、邮局、银行、亚马逊商城,以及各种不同产业合作,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今后,这股潮流只会继续加速,不可能消失。

在本书中,我详述了我在韩国5年来的心得。

刚到任时,当地的便利店的景象让我感到震惊、愤怒。而到了今天,当时的情景也变得令人怀念。随着时间流逝,现在韩国的流通零售业当中,股价最高的不是百货公司也不是量贩店,而是便利店。打开新闻查看与流通产业相关的新闻,最活跃的是便利店产业。这让人感觉便利店俨然就是流通产业中的王者。

我还读到一则让我吃了一惊的新闻,这是一则关于韩国便利店便当销量急速上涨的报道。过去只能卖单价2500韩元的便当的便利店,在这一两年中,也开始卖单价高达4000韩元的便当了,而且销售量是过去的两三倍。

在低生育率、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独自生活的人变多,便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加上各家便利店也致力于研发美味的便当等,种种因素加总在一起,回想起过去在韩国便利店内凄惨的食物类产品,我真的感慨良多。

我所归纳出来的便利店工作精髓,不用说,是养育我成长的7-11给予我的。但是说到底,不管是7-11、FamilyMart,还是其他品牌的便利店都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说,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便利店也没有什么不同。

有的,只有这份工作的本质。

在本书中,我不厌其烦地说明便利店是街上的“日常生活解决方案提供者”,即给出人们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真的一点也没有夸张,便利店确实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休闲时间的度过方式,食物的选择,邮局、宅配、银行的功能等,便利店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杂事,真的让每个人的生活都更方便了。

一开始以时间的“便利性”为最大卖点的便利店,接下来还会为人们提供哪些全新的便利服务呢?

我对于这份工作还有满腔的热情。

我手边还留有我在韩国工作时合作的伙伴名册。

铃木修二、浅野宽、真锅明男、足立幸隆、速水义治、杉冈一郎、佐藤文雄、故伊藤贞生、森田贤。每个名字都令我非常怀念,让我想起在韩国的那段日子。

铃木、浅野、真锅、足立,这几位伙伴帮助我建立起韩国7-11。速水、杉冈两位同人则协助我建立乐天市集。佐藤协助我建立韩国第一家中型食品超市——乐天柠檬,伊藤担任LFD食品加工厂的顾问,森田则是在乐天物流协助我。在这本名册当中的人,还只是我在首尔期间帮助过我的人当中的一小部分。(www.xing528.com)

除此之外,这期间我也受到许多在日本的朋友的照顾。我领导的7-11与乐天柠檬事业,在韩国之所以能够有还不错的成绩,也都是因为这些朋友的鼎力相助。

特别是当时三井物产石化通用部门第三部长水上博一,为我介绍能到韩国支持我的人才,我心里无限感谢。甚至和我在日本工作时一样,他还从日本提供必需的材料到韩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于水上先生,我打心底里感谢,现在我们也还经常小酌同欢。

韩国7-11的总部,一开始在大学路惠化洞侬特利对面一家7-11分店的二楼。这间办公室随着分店数的增加,短时间内就变得很狭窄。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同事们一起挥汗的那段日子,对我来说是永生难忘的重要回忆。

除了日本的协助者以外,我还得到了许多韩国企业人士的协助。几年前我到首尔时,见到了每日乳业的现任会长金正完(音译)。在每日乳业位于江南的日本料理店“博德TATSUMI寿司”的宴席上,我得知过去很照顾我的第一代会长金博涌于2006年1月2日仙逝。

我在韩国期间,金博涌会长经常在自己的住处以及每日乳业经营的餐厅,还有各种场合招待我。那时,他向我介绍了许多韩国的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相关信息。

每日乳业虽然有工厂,但却是韩国财团中,少见的没有建总部大楼的企业。他的经营理念是“如果有钱投资建设总部大楼,不如拿来做对国民有帮助的工厂或研究”。此外,金博涌会长认为“成为一个让消费者信任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也正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虽然国籍不同,但拥有相同理念的前辈在异国给我指导,真的令我非常感激。

还有其他受到照顾的地方,不计其数。我之所以能在异国建立起事业,是和这些日韩伙伴的帮忙与协助分不开的,我想要借这个机会表达诚挚的感谢。

本书是由过去的文章加上新撰写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当时在韩国同甘共苦的伙伴足立幸隆留给我的详细记录,对我有很大帮助。回到日本以后,在各方面给我诸多照顾的吉野正洋,对本书的出版也给予了莫大的协助。借本书出版之际,我要对这两位朋友表达谢意。

我在首尔待了5年,离开至今已经过了13年。

韩国的冬天非常寒冷。但是不管外面多冷,一进到室内因为地暖系统非常发达,舒服的暖意让人非常放松。

首尔街上与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亲切温暖,总是让我联想到地暖系统。

日韩之间的历史背景使两国关系磕磕碰碰,但我在韩国时,不管到哪里,这个国家的人都亲切地接待我。看了日本媒体的报道,会让人有这个国家的人不喜欢所有日本人的印象。但至少我接触的每一位韩国人,都对我非常亲切,让我觉得这些报道就像是在说异次元世界。

这几年,日本人到韩国旅游的人数大幅下降。但现实中,许多韩国人认为“政府是政府,民间是民间”。特别是许多韩国人爱看日本动画、漫画、小说、连续剧、电影等,是在日本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国家之间的仇恨与他们无关,他们很喜欢日本。

前些日子偶然有时间,我去了我住过的江南车站周边走走。那一带过去还有旧食堂街,但现在已经变成年轻人的潮流圣地。街道上的景象几乎就像是日本,而且增加了许多日本店铺。

大马路上并列着日本的流行服饰店,走进巷道可以看到朝日啤酒开设的啤酒馆,还有一些写着奇怪日文广告牌的小巧日式居酒屋。

我在韩国工作时,街上完全看不到日文。不要说日文,甚至几乎没有有汉字和英文标识的店家,但显然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

在日本原创汉堡连锁店摩斯汉堡、咖喱连锁餐厅CoCo一番屋、乌龙面连锁餐厅丸龟制面等店里,可以看到韩国年轻男女或整个家族共享日本美食的景象。

两国政府之间或许有嫌隙,但一码归一码,日本的产品没有受到影响。

接受异国饮食文化的人们,有一种灵活、开放的态度。

日本今后将会进入人口锐减的时代。根据2015年日本国家情势调查,日本人口约为12711万,与五年前相比减少了将近95万。在国内市场缩小的情况下,日本必须寻求海外市场。不仅是韩国,对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的人来说,本书若能提供一些参考,我将感到万分荣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