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章曾经提到过,日本曾经历长期经济萧条的“失落的20年”。在这期间,日本量贩店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超市、百货公司、便利店的营业额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先来看看1998年的数据。当时,超市产业的年营业额为16.8兆日元,百货公司为9.1兆日元,便利店则只有6.1兆日元的规模。
但10年后的2008年,超市产业的年营业额下降为13.2兆日元,便利店则超越百货公司,其营业额上升到8兆日元,而百货公司的营业额则是下降到7.3兆日元。
超市及百货公司的营业额都减少了,但便利店却持续稳健地成长。现在便利店已经成长到每年10兆日元产值的规模,预估未来甚至可能达到12兆日元。
回顾便利店成长的原动力,我认为由便利店率先实行的“单品管理”策略功不可没。这是一种将焦点聚集在每一项单品上,详细追踪各项商品的销售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下单或管理库存的商品策略。
单品管理是一种古老的手法,原本指的是以人工清点商品库存数量的作业。20世纪60年代,部分量贩店采用这种方法。
单品管理的手法后来被继续改进。1965年,某家企业在这套方法里导入最小库存管理单位(stock keeping unit,SKU)的概念。那之后,这套方法在便利店内被发展成需求驱动型策略,用以彻底掌握顾客需求,以精确准备齐全的商品。这套方法后来又经过多次改进,最后被融入便利店的核心经营理念当中。单品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滞销品,并将其排除。能够精确完成这项作业的,是便利店比超市优先由美国引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POS系统(point of sales system,销售时点情报系统)。(www.xing528.com)
便利店在日本,因为是最新的店铺商业形态,马上就习惯了这种单品管理系统,但超市及百货公司则花了更长一段时间才习惯。
超市是在单品管理这个方法出现前,基于“为顾客极尽可能地网罗各式各样的商品”这样的想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超市一下子无法从以往那种库存由各部门自行管理、决定进货的形式转变。
百货公司则拥有比超市更古老的体系,一下子要求其进行变化更加困难。
然而在便利店,以POS系统为首的流通系统变革,不断为便利店服务赋予新的力量。在所有分店导入计算机系统以后,便利店也能提供各种与档案数据相关的服务。
到银行存取款、公共资费的缴纳、各类票券的购买等,过去必须特意到银行在指定窗口办理的事项,现在到附近的便利店就可以完成。日本现在甚至可以在便利店申办身份证件。如此一来,也能让消费者顺道在店内消费。
“应对变化”的精神几乎可以说是由单品管理的方法带动起来的,而这种精神也将是便利店未来成长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