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部门针对饭团、紫菜包饭以及三明治所做的分析报告,令过去只知道日本7-11的我感到相当震惊。
事实就如我亲眼所见,上述商品在各分店的销售数量少得惊人。不仅饭团是这种情况,其他食物类产品也是这样。也就是说,韩国7-11虽然是便利店,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食物的销售量几乎为零。尽管很令人吃惊,但这就是我所面临的现状。令我感到生气的还有,这样的现状分析未免过于表面。
他们对于食物类产品销售不佳的说法是这样的。
对韩国人来说,会吃冷食的是穷人。只要经济状况允许,人人都想要到街上的饭馆吃便宜又热腾腾的饭菜,所以便利店里的饭团及紫菜包饭味道不好,也是理所当然的。
好吧。面对这种情况,韩国便利店采取了哪些策略,让韩国人进店消费食物类产品呢?仔细一问便发现,针对这一点,韩国7-11始终没有采取任何特别对策。
我向商品部的人仔细说明,食物对于便利店来说,是最容易与其他竞争品牌产生差异化的商品类别。因为食物是原创商品,收益率也较高,对提升店铺收益相当重要。但不管我如何热切地向他们传达这个理念,各个负责人还是没有太大反应。因为“冷的食物在韩国就是不好卖”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他们的骨髓当中。
我建议“如果消费者不喜欢冷的食物,店里都有微波炉,加热就可以了”,但他们还是用“韩国人不喜欢用微波炉加热的食物”来否决。
没有办法。那先把饭团放一边,推紫菜包饭如何呢?
饭团原产于日本,韩国人或许吃不习惯,但紫菜包饭在韩国原本就有,韩语里叫“김(kim pap)”,经常可以在路边看到摊贩在卖,或者个人背着盒子站在车站出口处等位置叫卖。如果是韩国人熟悉的紫菜包饭,是不是比较有机会呢?
但是他们却说“卖紫菜包饭一定会输给专卖店”。
若真是如此,应该反过来思考。紫菜包饭街上到处都有卖的,韩国人习惯在这些地方购买,但街上并没有专卖饭团的店铺,这样一来,不是更应该将7-11打造成饭团的专卖店吗?
我向他们建议,但他们这样回答我:“即使7-11推出热卖食品,马上就会有其他便利店模仿,结果原创商品会变得没有价值,一点意义也没有。”
双方的隔阂实在无法消除。然而他们会这样说,也有其背景原因。当时,在韩国并没有生产包括饭团在内的所有食品的专属生产厂商。韩国7-11委托生产食品的食品工厂,同时也生产FamilyMart(现在的CU)、LG25以及多家中小便利店的产品。(www.xing528.com)
也就是说,就像他们所害怕的,即使韩国7-11推出一项热卖食品,其制作方法很快就有泄露到其他竞争公司的危险。
当时韩国便利店的市场还很小,有这样的担忧也无可厚非。但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有自己的商品营销策略。
对韩国7-11的员工来说,即使努力进行商品营销,让自家产品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还是会因为专项技术被泄露,导致努力白费,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倾力开发自己的独创商品,只提供由厂商制造的常见食品就好。再者,食物原本就有很高的废弃率,卖保存期限较长的泡面或真空包装食品,对分店店主来说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若是如此,那便利店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日本7-11原创商品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从在玉米饼皮里包入馅料的墨西哥卷开始的,便利店于1978年首次推出饭团。
在那之前,饭团多由妈妈在家里制作,但自从饭团可以在商店里购买,今天在商店里售出的饭团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在家里制作的饭团数量。
写作本书的2016年,日本7-11平均每家分店一天会卖出320颗饭团。再乘以日本总计约1.8万家分店,相当于光7-11一天就能卖出576万颗饭团。如果再加上FamilyMart和LAWSON[1]等其他便利店的销售数量,等于日本人每天在超商消费的饭团数量,有1228万颗之多。这样计算下来,相当于在日本每年会售出超过44亿颗、销售量如天文数字般的饭团。
以7-11为首,日本各品牌便利店,之所以会倾力让自己拥有类别丰富的食物类产品,是意识到如果像过去一样,以厂商制造的常见产品为主要商品,各分店能获取的利润有限。大家开始想方设法增加收益,于是各式各样的食物热卖商品就诞生了。
我认为韩国便利店行业若想要有所发展,还是必须开发种类丰富的原创商品才行。因此,对于要怎么做才能改变商品部门顽固的思考方式,我相当苦恼。
我必须克服的,除了日本与韩国饮食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还有惧怕开发产品风险的公司员工们。我与他们之间,横亘着一片广大的荒漠,却无论如何都必须跨越。
我强烈地感觉到,需要有能理解我想法的员工来做我的后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