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湖北省老年人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章采用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中心提供的CHARLS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调查资料数据来进行。
该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权威性,并且在不同的研究中作为研究的支撑材料。
结合该数据库的变量特点和湖北省老年人口就业的影响因素框架分析,本研究认为影响老年人就业的主要变量包括:老年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抚养比等。在前述老年人口就业影响因素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有如下判断:
判断一:年龄越大,参与再就业的概率越低。
这一假设在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再就业的选择之间建立联系。年龄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老年人再就业:一是再就业的能力,一般认为年龄越大,对应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越差,严重影响劳动供给;二是再就业的意愿,老年人口内部有年龄组别的划分,通常越高龄段的老年人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积极性越低。
判断二:人力资本越高,参与再就业的概率越高。
人力资本对再就业可能同时存在正负两种效应。一种可能是,人力资本越高,退休前物质积累越多,保障充足,再就业的意愿可能越弱;另一种可能是,高学历人群可能拥有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且人力资本越高,再就业越容易获得高回报。本章倾向于后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本对再就业有促进作用。
判断三:身体越健康,老年人参与再就业的概率越高。
这一假设比较容易理解,身体健康这一条件为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必要基础,同时也给他们更多机会作出自己的选择。(www.xing528.com)
判断四:家庭负担越重,老年人参与再就业的概率越高。
家庭中的少儿占比越高,劳动力的抚养负担越严重。这一情况下,家庭中的老年人口不但自身无法颐养天年,还要反过来帮助子女照顾孙辈,或从经济上提供补助。
判断五:退休前身份是干部的老年人再就业的概率更高。
与退休前身份为群众的老年人相比,退休前身份为干部的老年人可能有更高的就业概率。首先,干部身份通常意味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强的工作能力、更突出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这些都是老年人提供劳动的有利条件;其次,干部身份的老年人可能比普通群众拥有更多退休后再就业的途径,比如在非营利机构任职,继续发挥余热。综上,本章认为退休前身份会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决策,且干部身份对再就业起促进作用。
判断六:在老年人群体中,男性可能比女性更倾向于就业。
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理论为“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赋予了理论依据,尽管在现代社会这一观念被逐渐刷新,在年长的群体可能仍然保留着这一态度,女性更倾向于留在家里照顾家庭;此外,由于生理特征,男性老年人同样比女性老年人拥有更多从事基础劳动的优势。综上,在老年人群体中,男性就业的概率可能高于女性。
判断七:有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再就业的概率更低。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意味着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经济和心理负担更低,因此本章认为与未参保的老年人相比,参保的老年人再就业的概率更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