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劳动力作为投入经济系统的要素是同质的。而事实上,每个劳动者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劳动力所受的教育、培训、积累的经验都是不同的,能够提供的劳动生产率也是有差异的。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学者们认识到这种差异性,在经济增长中,引入了“人力资本”这个概念,认为劳动力不仅限于数量还包括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能熟练程度、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在宏观上,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统称为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在影响经济的增长,而不单纯是劳动力数量的问题。虽然以舒尔茨为首的人力资本学家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有着确切的含义,但是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衡量和量化,直到明塞尔的研究成果出现之后,才算是有一个公认的答案。明塞尔认为人力资本的度量是依据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来完成的,因此要衡量人力资本的多少,依赖于劳动者受教育的年限。后来的研究者在研究人力资本时,基本都是采用明塞尔的准则,即采用受教育程度来反映人力资本的状态。尽管舒尔茨在研究人力资本时,认为投入经济系统的劳动力不仅是数量问题,还包括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技能熟练程度、工作能力和健康状况等,但是在明塞尔统计上,只考虑了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而在事实上偏离了人力资本最初的原始概念。
现代的经济学研究者,已经广泛地认识到了劳动者的质的问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重视劳动力的质的影响。埃里克·A.汉努舍克等(2003)根据内生增长模型研究了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作用效果显著。程剑鸣(2007)基于劳动力供给变化以及人口红利减少的背景,分析了劳动力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明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从劳动力质量下手,像投入资本改变技术水平一样,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尽管很多文献中都提到“劳动力质量”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在当前的研究中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权威界定,什么才是劳动力的质量呢?
本章认为,劳动力质量是指依附于劳动者载体上的,反映劳动者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内在指标。劳动力质量具有如下特点:
(1)异质性。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力质量显而易见是不同的。优质的劳动力质量具有更多的社会能动性,在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产出方面都要比劣质劳动力质量的劳动者要高。
(2)内在性。劳动力质量是依附于劳动者个体,并且反映劳动者自身状态的一个特征指标。也就是说,劳动力质量具有和劳动者一体性、内生性的特点,不依赖于其他标准而客观存在。并且这个内生的劳动力质量会对其他的经济变量造成影响。它是一个独立作用的变量,对外具有外生性,对内具有与劳动者一体性。(www.xing528.com)
(3)可变性。所谓具有可变性是指劳动力质量通过劳动者自身的努力,其劳动力质量可以不断自我提升和提高,从而从一个低水平的劳动力质量转变为一个高水平的劳动力质量,当然,也可能由于某些事件,引发劳动者的劳动力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些都表现出劳动力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变量。
(4)可量化性。显而易见,劳动力质量与人力资本是有联系的,依据舒尔茨的原始定义,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能熟练程度、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但是在大家都公认的、权威的明塞尔处理方式中,对于人力资本的量化实际上只是采用了劳动者的受教育状态。而且在研究中大家基本是用明塞尔的手段作为人力资本的量化手段。这种手段实际上是与舒尔茨的原始定义有偏差的。而舒尔茨的原始定义中,有很多概念之间相互冲突,例如知识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技能熟练程度和工作能力之间都存在较大的重叠性。本章认为劳动力质量反映了劳动力的学习存量和身体存量两个环节。学习存量利用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衡量,而身体存量利用劳动者的健康状态来描述。这两个方面的合二为一就是对于劳动力质量的完整量化过程。
依据劳动力质量的内生性,其可以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投入经济系统中,作为要素投入的一个环节。依据劳动力质量的可变性,通过手段和措施,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进行提升,或者劳动者加强体育锻炼,从而有很好的体魄,更好和更加有效率地投入经济系统中,进行经济活动。依据可量化性,可以对劳动力质量进行量化,从而开展各种宏观和微观分析。
可以看出,本章提出的劳动力质量是指的依附于劳动者本身的反映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身体状态的统一的评价变量。该变量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了劳动者的劳动力素质和能力,它不仅仅反映了劳动者的数量,更加反映了劳动者的质的问题。它不仅反映劳动者运用知识的能力(用受教育程度表示),也反映了劳动者的行为能力(用劳动者的身体素质表示),是劳动者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自身行为能力的统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