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沟通分解成三个部分,即语言内容、眼神手势、语速语调,你觉得哪个部分最重要?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意思就是说,沟通这件事,只有7%是关于语言内容的,也就是你说了什么,剩下的93%都是关于怎么说的,也就是“非语言沟通”的部分。这个公式也被称作“梅拉比安沟通模型”[1],你说话时的手势、眼神接触、身体姿态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发挥了55%的作用;你的嗓门大小、语调高低、语速快慢作为重要的声音元素,发挥了38%的作用。
信息传递=55%视觉+38%声音+7%语义
图17-5 信息传递的组成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就是指沟通过程中利用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语速,甚至穿着、空间距离等,传递和交流信息。(www.xing528.com)
想要做好非语言沟通其实很有难度。因为非语言的部分不像语言的组织、表达那么容易训练。我们常常会习惯性地用错语调,控制不住动作和表情,让人感觉不舒服,甚至已经被人误会,自己都还没意识到。非语言沟通的技巧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只谈最重要的三点。
第一,眼神:心灵的小窗户。眼神往往能表达一种很强烈的情感。当年我在美国读MBA的时候,有一门沟通管理课,专门训练眼神。为了让眼睛看起来更明亮、更自信,老师甚至建议大家在演讲之前滴几滴眼药水。美国人认真起来,有时候也是真可爱。当时,我学到的第一个词是“eye contact”,意思就是目光接触、眼神交汇。做线下演讲时,我总是满场转,而不是坐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讲,主要就是为了找眼神。谁“瞅”我,我“瞅”谁,不“瞅”我的,我就走到他身边,使劲“瞅”他,直到他“瞅”我了为止。瞅着瞅着,他们就不“瞅”手机了,而是开始认真听我讲了。那眼神接触怎么练?很简单,从熟人开始,再到陌生人,不躲避眼神,刻意练习直视,不张嘴,就用眼神沟通。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的眼睛会说话了。
第二,声音:情感的小象征。有一次,一位意大利知名影星参加一场宴会,有人请他即兴表演一段悲剧,于是,他用意大利语念了一大段“台词”。尽管听不懂,但是他那动情的声音凄凉悲怆,来宾们听了都止不住地黯然神伤,还有人现场就哭了。不过,一位意大利人却忍不住笑了。原来这个人念的根本不是什么台词,而是宴会上的菜单。所以说,声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工具,想办法让你的声音抑扬顿挫、富有魅力,就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热情与自信。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声音是否存在问题,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录音,然后放给自己听。
第三,动作:内心的小表达。几百年前,达·芬奇就说过:“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确实,在沟通中,人的肢体动作也能体现很多种意思。比如简单的坐姿,略微前倾,倾向对方,这表示谦虚、有兴趣;如果是躺在老板椅上,两腿跷在桌上,那肯定是在表示傲慢。手指敲桌子、抖腿,都是焦虑不安的表现。如果你想结束谈话了,你就少点头,多看几次手表,这样不用说话,对方也能明白。
一句话理解非语言沟通:
说了什么不重要,怎么说的才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