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规避的心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你突然丢了100元,这时的郁闷远大于捡到100元时的开心。炒股时,赚了1万元没什么太大的感觉,而赔1万元的时候,就会心疼得要命。再比如,很多赌徒之所以陷进赌局,就是因为刚开始输了一点儿钱,想捞回本,结果越输越多。本质上,这都是人们的损失规避心理在作怪。据研究,人们损失1万元的郁闷,几乎相当于赚到2万元的快乐,也就是对同一件东西,失去的痛苦几乎两倍于得到的快乐。
了解了损失规避的原理之后,我们如何将它运用到商业策略中?有三种方法,分别是“避免”、“打消”和“放大”。
第一,避免损失描述。“损失”和“收益”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语言表述,可以让用户产生不同的感觉。如果加油站用“现金每升5元,刷卡加手续费则每升6元”的损失性描述,消费者在潜意识里一定觉得太贵。而如果改为“刷卡每升6元,现金打折,每升5元”,虽然“换汤不换药”,但效果一定会好很多。
第二,打消损失顾虑。既然用户希望规避损失,那我们就让他觉得没有损失。比如,消费者在网上买化妆品最担心的就是买到假货。我曾经是聚美优品POP(名品特卖)事业部的总经理,所以深知这一点。为了打消顾虑,聚美推出了“30天无条件退货”,即使是用户在拆封使用之后,也允许无理由退换。说实话,这种玩法是真的赔钱。我有一次在库房,亲眼看到一大批刚刚开封,只用了一点儿,几乎是全新的化妆品被退了回来,堆了满满一地。曾经有一段时间,每个月光退货的金额,就占了整个聚美优品总营收的1%,这是相当巨大的损失。但也正是这种敢于承诺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用户对假货、损失的疑虑,给聚美的早期成长奠定了基础,使得这家创立时间很短的公司,一跃成为化妆品B2C(商对客)电商的第一名,并于公司创立的第四个年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地上市敲钟。这就是利用用户损失规避的心理,消除损失疑虑的真实案例。(www.xing528.com)
第三,放大损失感受。你有没有发现,卸载杀毒软件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个弹框提示卸载后的电脑将会彻底失去安全防护,面临风险。这个提示框的颜色往往很鲜艳,文字也很夸张,说白了就是在“吓唬”你,不让你卸载。对于下决心要卸载的用户来说,这种小把戏用处不大,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这却很容易“唬住”他们。很多人会因此认为,“中毒就麻烦了,多一个软件也没什么,要不就留着吧”。所以,放大损失的感受,也能有效地引导消费者的行为决策。
一句话理解损失规避:
同样一件东西,失去的痛苦大于得到的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