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鞭效应”现象最先是由宝洁公司发现的,宝洁公司在研究“尿不湿”的市场需求时发现,该产品的零售数量很稳定,波动性不大。“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HauL.Lee将其称为“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是指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牛鞭效应”现象最先是由宝洁公司发现的,宝洁公司在研究“尿不湿”的市场需求时发现,该产品的零售数量很稳定,波动性不大。但在考察分销中心向它订货的情况时,却发现波动性很大,分销中心称他们是根据汇总销售商订货的需求量订货的。
宝洁公司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零售商会根据对历史销量及现实销售情况的预测,确定一个较为客观的订货量,不过为了确保订货量是及时可得的,以适应客户需求增长的变化,常会把预测的订货量增大一些,然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在汇总零售商订货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向销售中心订货。通过层层“加码”之后,虽然终端客户的需求量并没有发生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订货后,订货量就一级级地被放大了。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方差放大)现象,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HauL.Lee将其称为“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是指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www.xing528.com)
“牛鞭效应”在经济活动中非常常见,1985年个人电脑记忆晶片的价格低廉且货源充足,销售却下滑18%,美国的从业者亏损25%~60%,但在1986年后期,突然发生的短缺却因恐慌与超量订购而进一步加剧,使晶片的价格上涨了100%~300%。类似的暴起暴落还发生在1973年到1975年的半导体产业。订单大量增加,造成缺货与交货时间迟延之后,需求量却随之暴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