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

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本章进一步利用对应分析研究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发展的作用比较大的因素。综合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得以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

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

“十五”计划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推进以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农村邮政和电信,基本上做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推进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指导下,农业信息化就绪度经历了起步、发展和相对成熟三个阶段,从较低水平逐步提升到较高水平。

本章进一步利用对应分析研究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发展的作用比较大的因素。对应分析也称相应分析,是一种综合了R型和Q型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在对应分析结果图中,邻近的样本点表示它们关系亲密,可以划分为一类,邻近的变量点也可以归为同类。

从2003—2014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各指标的对应分析图(图20-4)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14年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是有差别的,2003—2005年和2013—2014年距原点都比较远,说明它们和其他年份的差异较大,这也反映了2003—2014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由低到高的过程。计算机、移动电话、彩电、文化、收入、有线、宽带、通网等离原点的距离比较远,分别说明硬件设施、信息化主体、服务设施在2003—2014年间的差异比较大。但是,服务设施中的广播、电视、通邮差别不大,这是因为我国农村的广播节目覆盖率、电视节目覆盖率和通邮行政村比重早在2003年就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综合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得以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www.xing528.com)

图20-4 时间纵向农业信息化就绪度对应分析图

注:“彩电”指彩色电视机数量;“移动”指移动电话数量;“计算机”指计算机数量;“广播”指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有线”指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通邮”指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通网”指开通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行政村比重;“宽带”指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技术人员”指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文化”指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大专以上学历比重;“收入”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下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