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纺织业:从大国到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纺织业:从大国到强国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纺织产业产值从2000年的5149.3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7704.25亿元,年均增速为14.19%[1];纺织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2004年到2013年年均增长率为13.34%,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纺织品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出口额的比例也不断提高,从2004年的19.54%上升到2013年的35.76%,平均占比年均增长率为6.94%[2]。因此,中国从“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任重而道远。Stigler G J认为信息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技术效率,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中国纺织业:从大国到强国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纺织产业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我国纺织产业产值从2000年的5149.3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7704.25亿元,年均增速为14.19%[1]纺织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2004年到2013年年均增长率为13.34%,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98%);我国纺织品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出口额的比例也不断提高,从2004年的19.54%上升到2013年的35.76%,平均占比年均增长率为6.94%[2]。然而,多年来,尽管我国纺织产品出口规模相对较大,但始终难以掌握行业的技术、营销、品牌等高端经营环节,基本上处于附加值最低的“简单制造环节”,固化在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低端位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纺织产业缺少品牌优势、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此,中国从“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任重而道远。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产业融合现象不断增多,并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Stigler G J(1961)认为信息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Clemons E K和Row M C(1998)和Piccoli G和Ives B(2005)都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在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扩大战略资源方面的差异性和形成四个优势(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互补性资源优势、信息技术项目优势和先发制人优势),从而形成持续的竞争力。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技术效率,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Parsons G L,1983;Forero B和Pilar M D,2013;Shao B B M和Lin W T,2016)。Han K,Chang Y B和Hahn J(2011)、Chou Y C,Hao-Chun Chuang H和Shao B B M(2014)实证发现信息技术的外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TFP)有积极影响;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绩效(Oltean F D,Gabor M R和Contiu L C,2014)。徐盈之(2009)研究分析发现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产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陈石和陈晓红(2013)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两化融合对提升非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更加明显。韩先锋、惠宁和宋文飞(2014)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技术方法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实证发现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绩效未起到提升作用(Colombo M G et al,2013;汪芳,潘毛毛,2015),原因是信息化水平不高,产业融合对产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关于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成果也较丰富。学者们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李晓钟等,2009)、产业集群(张小蒂等,2012;陆立军等,2010)、全球价值链(邱红等,2014)等视角研究了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也有部分学者开始从产业融合视角研究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范立军等,2008),但总体上还较少。(www.xing528.com)

可见,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为后期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但是,围绕与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的定量研究相对缺乏。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章的贡献主要体现为,一是利用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驱动纺织产业新竞争优势形成的机理;二是运用耦合评价模型估算两大产业之间的耦合相关度和耦合协调度,以此来评价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水平;三是实证分析产业融合对纺织产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和出口质量的影响,并分析相应的传导机理,以期为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