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择产业融合度测算方法的优化建议

选择产业融合度测算方法的优化建议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度的测算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实证研究大多着眼于产业融合的初始阶段——技术融合阶段,测算产业融合程度的常用方法有赫芬达尔指数法、专利系数法、投入产出法等。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赫芬达尔指数法和专利系数法均利用行业内企业的专利数据来测算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并以此近似表示为产业间的融合程度,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原始数据的计算方法上。

选择产业融合度测算方法的优化建议

产业融合的演进过程中主要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着特定的属性。在测量产业融合程度时,对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应根据所处的产业融合阶段选择不同的变量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度的测算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实证研究大多着眼于产业融合的初始阶段——技术融合阶段,测算产业融合程度的常用方法有赫芬达尔指数法、专利系数法、投入产出法等。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赫芬达尔指数法和专利系数法均利用行业内企业的专利数据来测算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并以此近似表示为产业间的融合程度,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原始数据的计算方法上。其中,赫芬达尔指数法较专利系数法更为常用,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技术专利总数的比重的平方和,即行业中技术专利数的离散度;而专利系数法则是通过测算产业间专利的相关系数来估算产业融合程度。考虑到赫芬达尔指数法、专利系数法仅从专利这一方面考虑产业融合,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且制造业各行业的专利数据又较难获得。本章借鉴李美云(2007)、徐盈之(2009)等国内学者对产业融合度测量的模型,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估算,以制造业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产出占行业总产出的比重表示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计算公式如(16-1)所示。

上式中,xit表示产业融合度;gait表示制造业i行业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产出,git表示制造业i行业总产出。由于缺少制造业各行业信息技术产出的数据,将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投入近似代表最终产品的信息技术产出,尽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信息技术实际产出,但仍能较好反映出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趋势。因此,本章中的产业融合度指标用投入产出表中制造业行业i中的属于信息产业的部门的中间投入之和占行业i的总产出的比重来衡量。其中,信息产业的具体部门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四大部门。可见,融合度xit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当xit取值为0时,则表示两个产业相互独立;xit取值越大,表示信息产业与制造业间的融合程度越深,当xit取值为1时,则表示两产业间完全融合。(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