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信息网络技术在制造业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信息网络技术对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的研究日益丰富,主要围绕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路径以及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两个方面展开。
1.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路径
South S E(1981)认为竞争优势的提出是由于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和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而Porter M E(1980)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了企业战略的研究,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创立了著名的竞争战略理论体系,构建了影响竞争的五种力量,即产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供方讨价能力和买方讨价能力,进而提出了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Porter M E(1985)在竞争战略的基础上,创立了价值链理论,探讨了企业如何取得和保持在其所进入的产业中的竞争优势,即如何才能实施上述三种通用战略,Coyne P K(1986)强化了Porter M E(1985)这一思想,将竞争优势进一步明确为属性差异及其背后的能力差异的结果,并强调持久竞争优势必然是属性差异和能力差异的持久性的结果;国内也有相关学者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做了相关研究,谢康、陈禹和乌家培(1999)认为Porter的看法存在不完整性,认为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企业成本出现了相对收缩,进而形成了企业最优边界的相对扩张,提出了“企业成本相对收缩”和“无边界扩张竞争优势”的概念;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价值链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十分重要(张逢春,林玲,2002;姜继忱,张同斌,2008);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一些角度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例如,戚聿东(2015)提出,国有企业在获取竞争优势时应该做到“去六化”,即去行政化、独资化、独治化、独占化、独享化、刚性化。徐长生、王晶晶和汪梅(2011)在一个专利竞争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的微观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需求的规模越大,越能促进企业创新,提升竞争力;于立和吴绪亮(2010)分析认为,在技术市场上的技术创新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会形成对于某项技术的独占权,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苏秦、王洁和刘丹(2016)以航空产业为例,探究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对重大装备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创新通过提高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和促进产业组织形态的演变,有利于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提升;庄子银和肖欢(2013)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异质性企业模型,阐述发展中国家技术提升困难的问题,若一个国家高技能劳动力不足,以加工贸易形式进驻的跨国公司就会抑制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的技术升级,使这些国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抑制企业竞争力提高。
对于在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机制,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一些学者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在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扩大战略资源方面的差异性(Clemons E K,Row M C,1998),可以形成四个优势(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互补性资源优势、信息技术项目优势和先发制人优势)(Piccoli G,Ives B,2005),从而形成持续的竞争力;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通过改变价值链和改变产品结构等方面来实现(李群,马敏象,安华轩,2002;马海燕,熊英,贺国英,2011);戚汝庆(2007)和郭庆然(2009)都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化能够改变或调整产业结构,影响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从而渗透到企业内部的各项价值创造活动之中,例如降低生产中的能耗等,通过这样的作用机制,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郑海天和徐林清(2003)认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信息技术的低成本使中小企业也可以将信息化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信息化可以拓展中小企业的可竞争边界,降低生产成本,并使其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利用更灵活的方式招募与使用人才,因此,信息化可以大大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从其他不同的研究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机理,例如,王玉(2005)通过构建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螺旋模型,从信息技术的外溢效应和层次性对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张宝辉(2010)分析研究了区域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发现竞争优势主要由区域传统装备制造业形成的工业体系、知识体系、区位优势等基础条件和区域装备制造业产生的集群网络效应而形成,并认为应该建立资金支持体系、人才激励机制、技术创新体系、核心企业的培育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区域装备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蓝文永(2012)从信息时代竞争能力的变化反向研究对信息化的需求,再深入探讨信息化对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一个基于“社会信息化、企业竞争力与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王玮和徐梦熙(2015)运用单案例的研究方法,分析认为在竞争战略与信息技术战略相互适配和协同演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部门通过与企业高层、首席信息官的循环互动将自身角色从技术层面推向战略层面。
对于信息网络技术对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作用,现有的国内外绝大部分的研究结果都认为,信息网络技术对制造业竞争优势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程祁慧,2005;吴金艳,2007),认为信息技术在竞争状态下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并提出价值网的概念,认为价值网促进了资源共享,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Rayport J F和Sviokla J J,1995;Fjeldstad C D S D,1998);而Rockart J F和Short J E(1990)认为信息技术为企业间资本的合作提供了信任平台,帮助协调企业部门间、与外部企业间的问题,促使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SCM)体系的形成,从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Chi L,Ravichandran T和Andrevski G(2010)通过对1988—2003年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网络资源的访问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企业网络架构的建立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Sambamurthy V,Bharadwaj A和Grover V(2000)通过对公司的信息技术资源,即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无形资产进行分析,认为信息技术能力越高的公司具有较大的控制利润和成本的能力,即竞争力越大。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信息网络技术对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徐绪松、金鑫和胡则成(2000)、黄志宇(2001)、郭文轩和刘忠京(2004)认为信息技术通过优化价值链、改变产业结构和竞争环境,创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刘明华(2003)认为信息技术通过促进企业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创新、企业管理流程与组织的再造,提高运营效率与反应速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差别化竞争优势;陈立敏和谭力文(2003)对波特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竞争景框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细分景框缩小(从大规模转向敏捷性生产)、地理景框扩大(从区域化到全球化)、产业景框缩小(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纵向景框缩小(从纵向组织到外包联盟)。汪淼军、张维迎和周黎安(2006)从信息化要素价格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化的要素价格下降,对信息资本的需求增加,企业通信成本和协调成本的下降和生产绩效的提高,同时,企业信息化资本增加和通信、协调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导致企业生产、管理、销售和采购模式发生变化以及产品和服务相应地出现创新,而这些伴随性创新又会导致企业对于人力资本需求的增加、伴随性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出现以及人力资本的增加,并推动企业绩效提高;刘友金(2007)从创新网络的视角提出了一种以GEM模型为母体架构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改进模型,即GEMN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长沙工程机械和徐州工程机械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长沙工业机械已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网络,具有竞争优势。(www.xing528.com)
国内还有一部分学者对信息网络技术对于企业竞争力提升进行了实证分析,彭赓等(2008)选择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竞争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企业信息化水平能正向地影响其竞争能力,规模越大的企业这种影响表现得越明显,并且这种影响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冯宗宪、王青和侯晓辉(2011)引用两阶段半参数DEA方法估计了样本期间内中国30个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与规模效率,发现政府投入与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之间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规模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市场化程度对创新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创新的规模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李坤望、邵文波和王永进(2015)运用世界银行关于中国12400家企业2002—2004年的调查数据,在企业和地区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信息化密度大、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其他视角对信息网络技术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例如,符正平(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难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竞争优势,内生优势在当今国际贸易格局中已居主导地位,政府的比较优势在于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应该运用产业集聚原理培育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彭义兵(2003)认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进步很快,但在效益与产出方面结果并不理想,制造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找到价值链的定位,政府在咨询、监管方面要进行把控,形成一个良好的体制;徐晓林和朱国伟(2012)认为随着科技越来越智慧化以及个性化信息设备的应用,智慧政务及其交互型治理结构使电子治理实现生活化成为可能。智慧政务通过跨边界的集成与泛在化公共服务的提供,推动着包容性电子治理的实现。
此外,李松、董莎莎和周佳(2013)指出,在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方面的研究,目前基本停留在静态分析阶段,少有分析企业信息技术对竞争力影响的动态过程的文献。
2.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
企业如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获取竞争优势,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形成差异性产品和服务,改变竞争方式和竞争性质以及通过产品的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Parson G L,1983;刘海霞,黄结平,2003);也可以通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缩减成本,使得企业的最优边界扩张来获取竞争优势(Mc Farlane F W,1984;王家生,王毅,2006);靖继鹏和孙立明(2002)、董伟和韩伯棠(2004)、张爽和张阳(2006)都从企业内部管理层面出发,认为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企业制定整体的战略规划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一些学者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基本职能和企业管理过程的视角,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诸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领导力(周剑,2007)、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潘艳平,曾铁生,2008),以及人力资源和业务流程(王世波,王成,2010)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最显著的因素。宋旭琴(2011)通过对信息技术相关文献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理论框架,得出企业能够通过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而获得无形的、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商业资源等来获得竞争优势的结论;毕新华等(2014)通过对172家企业的353位企业高层领导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信息化领导力与竞争优势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信息技术支持企业核心能力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张海涛、高玲、高得胜(2007)和郑建伟、陈利民、陆留成(2010)都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源、能力和网络协同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认为提升企业资源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能力和优化企业网络是企业竞争优势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
部分学者还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例如,Patnayakuni,Seth N和Rai A(2006)对110家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物流主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核心企业通过集成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可以培育供应链集成能力进而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李玮玮(2004)认为企业可以从内部价值链和企业外部价值体系来推进企业信息化,从而提升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郑明身、田兰章和王俊杰(2005)通过对我国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和加工型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因此,提升我国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团队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