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受微观主体——智能服务企业的动力和能力影响,我们可从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创新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完善等进一步构建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的驱动机制。
(1)通过政府前瞻布局和顶层设计,为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把智能服务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自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信息化”、“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行动计划”、“指导意见”、“战略纲要”,提出了明确而清晰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了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充分强调了产业转型和智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为我国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可进一步通过国家级、省级示范区设立,细化完善支持政策,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我国智能服务产业化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2)通过政策引导,加快智能技术协同创新和云服务平台建设,可进一步提高智能服务技术的创新能力。智能服务产业具有高智力与高技术的特征,因而自主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可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智能服务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和智能技术云服务平台,这既可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攻克智能服务核心技术,又可通过平台扩大智能服务技术信息传播,加大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从而可加快推动智能服务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3)智能服务产业在具有高智力和高技术特征的同时,还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收入的特征,且作为服务业的前瞻领域和先进方向,因而对微观主体——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明晰智能服务产业化实现过程中涉及的利益主体,了解各个利益主体在推进智能服务产业化进程中的动机和利益诉求,完善我国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利益分配与利益协调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可有效驱动我国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
【注释】
[1]叶惠.迈普:迎接“智能服务”时代的到来[J].通讯世界,2012(3):22-25.
[2]韩雅鸣,等.智能服务业:服务业发展的新形态[J].当代经济管理,2005(6):94-99.
[3]解读熊彼特“创新理论”,https://wenku.daidu.com.
[4]解读熊彼特“创新理论”,https://wenku.baidu.com.
[5]周静.全球产业链演进新模式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3):79-87.(www.xing528.com)
[6]施振荣.再造宏碁:开创、成长与挑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7]嘉实投资回报研究中心.从“微笑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变化[N].上海证券报,2014-5-12.
[8]陈永广.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工业评论,2015(11):40-45.
[9]张合伟,段国林.基于微笑曲线理论视角下的工业4.0[M].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9):21-23.
[10]周静.全球产业链演进新模式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3):79-87.
[11](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12]长尾理论和帕累托理论,https://wenku.baidu.com.
[13]长尾理论和帕累托理论,https://wenku.baidu.com.
[14]数据来源:港媒关注东莞“无人工厂”:“中国智造”时代来临,http://www.cankaoxiaoxi.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