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始于2009年,通过资金投入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并且针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购车给予一定补贴。而针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则始于2010年,最初选择五个城市进行试点,后来扩大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其他大城市,政策在布局落实的过程中也在逐渐细化,并且在2014年开始设立补贴退坡机制。
2009年1月,国务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安排1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同时,财政部、科技部发出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针对公共服务领域购车提供一定的补贴。同年,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工程”和百辆混合动力公交车投放,决定在三年内,每年发展十个城市,每个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推出1 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当时这一补贴政策并没有涉及私人购车领域。
2010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扩大到20个,选择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向私人乘用车领域给予财政补贴。此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订,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正式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力争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
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范围从之前的五大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大,基本原则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细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区域,选择积极性较高的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开始实施。与此同时,产业推广政策也逐渐细化,设立补贴退坡机制。[5]新一轮补贴政策将逐步依据具体车型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大小、车载蓄电池的功耗和技术参数为依据来确定相应补贴标准,这就给新能源汽车厂商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目的是给真正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提供补助,支持其发展。2016—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政策扩展到全国范围,北京、上海等限购城市还推出免费获取牌照、先到先得等激励政策。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政策继续施行,补贴政策呈现精细化分档、技术指标进一步严格的趋势。
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了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推广政策,主要包括提供购车财政补贴、免费提供牌照、不受限行政策约束和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6]其中,购车财政补贴政策施行的范围最广,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在销售城市都能够享受国家层面与地市层面的双重补贴。国家层面最近三年的里程补贴具体金额如表2所示。(www.xing528.com)
表2 2016—2018年国家财政里程补贴金额一览
注:工况法是指按照常用的工况模型测量或检测汽车燃油、排放等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常用的工况法包括简易工况法、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工况法等。2018年补贴标准分为三个阶段:1月1日至2月11日,补贴按照2017年的执行,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6月12日至12月31日按照2018年的新政策执行。
特别的,2018年新能源补贴新政引入了新的计算方法,即:单车补贴金额=里程补贴标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车辆能耗调整系数。补贴新政中加入两个新的考察因素作为调整系数,即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和车辆能耗调整系数。具体的补贴金额计算方法见《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7]本文不再详细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