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业比较:探究优势调节效应

行业比较:探究优势调节效应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和列分别检验了RCA对两个中介变量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更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生产率下降得越多、进口中间品使用也减少的越多。表10各行业RCA指数的调节效应续表注:括号内的数值为聚类稳健标准误,***、**、*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水平。

行业比较:探究优势调节效应

已有文献表明,上游垄断程度及产品多样化与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有关(吕云龙和吕越,2017),当一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时,其上游也有着更多供应商和更多种类的产品可供选择,因此企业更容易寻找到合适的本土中间品替代进口中间品。本文认为,行业层面的比较优势是调节环境规制对于DVAR影响机制的关键变量,当某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时,企业可以通过更多地替换进口中间品以提升其DVAR,降低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的不利影响。

研究中一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刻画行业层面的比较优势,由于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行为中存在较大比例的国外增加值比重(Kee and Tang,2016;张杰等,2013),因此本文借鉴张禹和严兵(2016)的方法,测算了调整后的RCA指数,以避免高估某些行业的比较优势水平。

表10汇报了回归结果,其中交叉项DID×RCA为本文重点关注的解释变量。表10的前三列和后三列分别为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回归结果。列(1)表明交互效应显著为正,即更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可以获得更强的DVAR提升效应。列(2)和列(3)分别检验了RCA对两个中介变量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更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生产率下降得越多、进口中间品使用也减少的越多。列(4)至列(6)中分别对国有企业的DVAR及两个中介变量进行了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这三个变量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列(3)回归结果与前文预测相符,即更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倾向于更多地降低其进口中间品使用比。一方面可能因为更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往往规模较大,相应地上下游供应商也更多,所以可以更好地选择本土中间品进行替代;另一方面,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仍然是初级产品部门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张禹和严兵,2016),对中间品的技术要求相应较低,这也使得寻找替代中间品的成本更低。列(2)的回归结果表明,更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其生产率受到环境规制的不利影响也越大。理论部分的分析表明,更具比较优势的行业研发效率较高,所以当研发投入减少时受到的生产率负向影响也更大。另外,根据计算所得(见附表4),我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行业为: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对照2003年发布的《关于对申请上市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中13个重污染行业[4]可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同时大都是重污染行业,这些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治理经费以应对环境规制政策,其生产率受到的不利影响也更大。

表10 各行业RCA指数的调节效应(www.xing528.com)

续表

注:括号内的数值为聚类稳健标准误,******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