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逆规划”的思路,首先划定不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空间,确定适宜开发建设土地资源规模和范围。在单因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确定多限制因子限制下的土地资源适宜和不适宜开发建设的空间范围和规模。适宜开发建设用地面积扣除已有或已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即为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
运用“逆规划”的思路,首先划定不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空间,确定适宜开发建设土地资源规模和范围。以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县(自治县)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为底图,结合林业、环保、住建、农业、旅游、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规划,选取地质灾害、地形坡度、地震危险性、压覆矿产资源、石漠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优质耕地、水域这8个土地资源开发建设的限制性因子,采用GIS空间叠加分析、计算机辅助等技术,在空间上逐一划定各开发限制因子的限制区域的空间范围和规模,确定各限制性因子主导下的适宜开发建设区域和不适宜开发建设区域的土地资源规模和空间布局。
在单因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确定多限制因子限制下的土地资源适宜和不适宜开发建设的空间范围和规模。适宜开发建设用地面积扣除已有或已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即为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计算公式为:
适宜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坡度25°以上土地面积]-[石漠化区域面积]-[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优质耕地面积]-[水域面积](www.xing528.com)
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适宜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已有或已开发建设用地面积]
公式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指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域指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