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原型的概念有两个方面。
首先,一个人头脑中的所有原型,其实都是他的私有原型,因为一个人头脑中的原型不可能与其他人头脑中的原型完全一致,任何大众认同的原型在进入某一个人的大脑之后,都打上了个性化的烙印。私有原型,就是被个性化了的原型,这些原型往往对他来说非常熟悉,例如他的父母和亲友,以及私人物品和他的技能知识体系等。
其次,私有原型会发展成公共原型,即拥有越来越多粉丝的原型。例如一个婴儿,起初只是其亲人的私有原型,但是随着他的成长,他通过自己的能力让全国或全球的人都熟知他,成为知名人物,他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公共原型。
名人的公共原型都是从私有原型发展起来的。很多大明星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原型,然而最初,他们只是有限范围内的私有原型。
品牌的成长历程也是这样的,最初只是少部分人的私有原型,甚至于只是一个人的私有原型。此后,随着私有原型的发展和壮大,它慢慢成了公众的公共原型。
很多强大原型,都有一个从私有原型向公共原型发展的过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属于物理世界的原型系统,这些概念在他公开发表之前,只是他自己的私有原型,因为只有他熟悉这些原型。然而如今,这些原型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变成了公共原型。至于爱因斯坦本人,如今更是家喻户晓的公共原型了。
荣格认为,只有粉丝数量或认知广度数值等于世界人口数量的原型,即在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存在的,才可称之为原型。孙悟空在中国是公共原型,在其他国家就未必是了。亚当和夏娃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原型,但还是有许多人并不知道他们。西方神话有一个人头马身的神,人头马XO白兰地就取自这个公共原型,然而人头马在中国并不是历史悠久的公共原型,很多人对其内涵并没有深刻理解。(www.xing528.com)
人们说隔行如隔山,其实说的就是原型的粉丝是以行业为界限的,任何一个行业的原型系统,也只是对这个行业的有限的细分,原型只在这个行业内拥有自己的粉丝。一个专业人员到了其他行业,他所拥有的公共原型就变成了他的私有原型,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他要想在新的行业有所作为,就要向新行业内拥有强大原型的专家付费,以购买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就是专家的原型。
世界上所有的品牌都是后天植入我们头脑的原型,都是有限人群的公共原型。因此,公共原型就像组织者一样,它通过将自己植入粉丝大脑内,依靠其强大的内生力量,把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组织在它的旗下。原型是人群的组织者,原型有组织人群的能力,它像无形的磁场一样将人们聚拢到一起,形成各种各样非正式的隐形组织。
马云的公司原本是一个无名的小公司,但他用“阿里巴巴”这个在世界范围内覆盖面极广的公共原型来推广自己,“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滴滴公司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然而它用“滴滴”这个中国孩子都知道的原型词汇来成就自己的强大品牌。他们都是用强大的公共原型把大众聚拢和吸引到品牌上来的,用强大原型的内在力量,帮助自己成就伟大的事业。
本书所讨论的“强大原型”,它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它首先必须是一个公共原型,原型的粉丝量要足够大,这样才能用这个已有的强大原型给品牌以足够强大的动能。
所有品牌、产品和名人等,都经历了从某个或某些人的私有原型,慢慢过渡到公共原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是由人为主动推动的话,其活动就可称之为“原型管理”。
在商业推广中,我们最关心那些认知广度巨大的公共原型,因为只有这样的公共原型才能对大众发挥强大的组织效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