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资源的价值理论基础

水资源的价值理论基础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水资源价值理论的探讨很多,有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生态价值论、哲学价值论、功能价值论等。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述片面的理解,产生了水资源没有价值的传统的资源价值观。目前,水资源越来越凝结人类的劳动,如勘探、监测、水资源恢复、水利工程等,因此,水资源具有价值。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就是在效用价值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可见,水资源的有用性应该是水资源价值的来源之一。

水资源的价值理论基础

关于水资源价值理论的探讨很多,有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生态价值论、哲学价值论、功能价值论等(姜文来,1998)。本处重点介绍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个理论——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

(一)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指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价值理论。他论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间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首创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指出价值与使用价值共处于同一商品体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使用价值,价值就不存了。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价值“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价值是“抽象人类劳动的体现或物化”。“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他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即商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论述了价值是如何转换为价格的三种转形理论,价值转形理论的确立,标志着科学劳动价值论真正地完成。

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考察水资源的价值,关键在于确认水资源是否凝结着人类的劳动。马克思在阐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时曾论述道:“如果它(指自然资源——引者注)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价值,而不形成交换价值,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的树木等,都是这样”。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述片面的理解,产生了水资源没有价值的传统的资源价值观。正因为如此,传统的资源价值观盛行,认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天然产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没有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它没有价值。

目前,水资源越来越凝结人类的劳动,如勘探、监测、水资源恢复、水利工程等,因此,水资源具有价值。(姜文来,1998)

(二)效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是从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所谓的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力,效用价值论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它们的效用,物品的效用在于满足人类天生的欲望,无用之物,没有价值。效用论主要观点是:①价值起源于效用,效用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它以物品的稀缺性为条件,效用和稀缺性是价值得以出现的充分条件。因为只有在物品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稀缺的时候,才构成人的福利(甚至生命)不可缺少的条件,从而引起人的评价即价值。②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量,即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商品的效用,价值纯粹为一种主观心理现象,“价值就是经济人对于财货所具有的意义所下的判断”。③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均等,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欲望程度随着享用的该物品数量的不断增加而递减。边际效用均等也称边际效用均衡定律,它是指不管几种欲望最初绝对量如何,最终使各种欲望满足的程度彼此相同,才能使人们从中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最大。④效用量是由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状况决定的,其大小与需求强度成正比关系,物品的价值最终是由效用性和稀缺性共同决定的。(www.xing528.com)

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就是在效用价值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根据效用价值论,水资源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它是否效用,其二它是否短缺,只有既短缺又具有效用的东西才具有价值。由于受人类认识的局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人们对水资源数量、质量上存在着错误判断,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当时经济的发展需求,因而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存在着盲目乐观性,认为它不存在着短缺,所以产生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结论。毋庸置疑,该种结论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是正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原有的资源、经济和社会矛盾格局被打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之一,但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并没有完全迅速地适应新的形式,还停留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之上,不可避免地导致相关理论和决策的失误。

目前,水资源同时具备有用性和稀缺性两个条件。

水资源的有用性属于水资源的自然属性,是指对于人类和人类生活环境来讲,水资源所具有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环境功能及景观功能等,这些功能是由水资源的本身特征以及其在自然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不会因为社会外部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或消失。水资源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利用的自然资源,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人的生长发育需要水资源,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样需要水资源;工业生产需要水资源,农业生产同样需要水资源;人类生活的地球就是被水圈所包围着,水是生命起源的必需物质之一,离开了水资源,人类将无法继续生存在地球上。水资源对于人类的作用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改变,也不会随着地点的变化而改变。简单而言,正是因为水资源有用,我们才会开发利用水资源,我们才应该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由此可见,水资源的有用性应该是水资源价值的来源之一。

水资源的稀缺性也可以理解为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它是在水资源成为稀缺性资源以后才出现的,即当水资源不再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后,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而迫使人类必须从更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经济活动中考虑到水资源的成本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财富。但是近几10年以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加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差异性等自然特性,导致了原本对于人类而言较为丰裕的水资源逐渐紧张起来。世界性的水资源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不安。198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文件指出:“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成为在全世界引起危机的主要问题”。人类对水资源价值的关注和研究也正是在水资源开始出现并制约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开始的。稀缺性是资源价值的基础,也是市场形成的根本条件,只有稀缺的东西才会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王浩等,2003)

水资源价值正是由于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一种资源而言,如果其自然属性决定其各种功能效果极小,甚至有可能会对自然或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则无论该种资源稀缺程度多严重,其价值也必然很小;同样,对于某一具有正面功能的资源,如水资源等,其稀缺程度越大,则价值越大。人类使用水资源的历史清晰地表明,正是由于早期我们并未认识到水资源的价值问题导致原本丰裕的水资源逐渐稀缺,迫使我们不得不审视人类的资源价值观,开始考虑水资源的价值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