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两朝的对外贸易开放对外销瓷窑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从汉代至唐代,中原政权的对外开拓主要是向西域、漠北和云贵高原发展,海洋方向的开拓成就有限。海外贸易主要是奢侈品贸易,即以中国的丝织品和贵金属交换国外特产,贸易规模有限。前来中国贸易的番商,数量远多于前往海外的中国商人。往来中国的贸易船多数是番舶,尤以扶南舶、波斯舶为主。但到两宋时期,由于陆路西向发展受阻,中国的对外开拓方向为之一变,海洋事业逐渐发展。
造成宋元两朝海外贸易开放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有两点。①财政需要:黄仁宇先生曾指出,宋元的财政结构是相对超前的,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源,也形成了大笔直接的军政开销,故两朝统治者均看好海外贸易的收入,将其作为“军国之所资”予以高度重视,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势在必行。②文化传统:蒙古族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对贸易的依存度是非常高的(对中亚花剌子模帝国的征服就因贸易纠纷而起)。在蒙古国时期,他们因为现实的需要和地理位置的优越,与中亚、阿拉伯、欧洲商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商人在汗廷中有相当高的地位。征服宋朝后,这一草原时代形成的重商习俗并未改变,因此元朝在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上更具积极性。另外,简单的民族血统区别几乎不能解答宋、元时期开放海外贸易的延续性,现实的需要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传统(元代重商)才是问题的关键。
宋元两朝虽然也力图管制和主导海外贸易,但寓管制于开放。对外贸易的基本国策是促进外销瓷窑发展的一个契机。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置市舶司后,令“招来岛夷,阜通货贿,彼之所阀者,如瓷器、茗、醴之属,皆所愿得”。特别是嘉定十二年(1219年),政府为避免铜铁外流,下令“命有司止以绢布、锦绮、瓷器之属博易,听其来之多少”。政府对外开放优惠措施的实行与瓷器外贸的新经济政策,刺激了外销瓷窑的阶段性跳跃发展。朝廷和民间的合力,国内商品经济和航海知识的发展,造就了国人的重商和海洋意识以及海外进取精神,也使国人主导了印度洋以东的国际贸易和航运,堪与西方重商主义兴盛的16世纪前期相比。繁荣的海外贸易和移民也增进了与海外诸国的关系。民间海外贸易飞速发展,海外贸易品种众多,如丝织品有绸、缎、绫、罗、绢、纱、绉、纺等品种;而最大宗的商品瓷器则有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系列的10多种商品,销往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政府也因民间商贸繁荣而广辟财源,中国瓷器成为东亚、西洋贸易的主要商品,从而促使外销瓷窑的发展更进一步。
政策支持、交通便利、供货充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元时期中日陶瓷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历史上北宋年间有记载的中国商人赴日贸易就有70余次;平安时代后期成书的《朝野群载》卷二十“异国大宋国客商事”条中,记载着1105年中国商人李允赴日贸易的货物量为70匹丝织物、300床瓷碗、碟(约6000件);在元代“新安沉船”上发现了两万多件青瓷和白瓷等。
1978年以前日本出土的能确定年代的中国陶瓷有70%,而这其中有75%是宋元时期陶瓷,遗址数量有500多处,瓷器类型涵盖了宋元两朝绝大多数品种,例如定窑白瓷、钧窑钧釉瓷、耀州窑青瓷、磁州窑白釉黑彩瓷、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元青花、建窑黑瓷(天目瓷)、德化窑白瓷等,类型主要为日用瓷。其中九州博多市的两处遗址当时中国和日本陶瓷的出土比例约为3∶7。如此多的陶瓷数量可以充分说明在宋元时期陶瓷已经飞入日本的“寻常百姓家”,不再是某一阶层的专属品。
瓷器在日本的平民化,极大地冲击了的当地的制瓷业,镰仓时代许多工匠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中国制瓷工艺,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被誉为日本“陶祖”的加藤四郎。据载,加藤四郎于1223年3月自博多湾出发,经值嘉岛在中国的明州(宁波)登陆,之后再入福建,刻苦学习黑釉陶器的制作技术,1228年学成后返日,开创了濑户烧,由此日本陶瓷进入新纪元。
【注释】
[1]廖大珂《福建海外贸易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4,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491页。
[3]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4《四夷考一》,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3页。
[4]梅应发《开庆四明续志》卷8《竭免抽博樱金》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5]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7—251页。(www.xing528.com)
[7]《广州西村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87年版。
[8]《潮州笔架山宋代窑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9]《广东惠州北宋窑址清理演示文稿》,《文物》1977年第8期。
[10]《广东唐宋窑址出土陶瓷》,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1985年版。
[11]《湛江市博物馆雷州窑瓷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12]陈万里《闽南古代窑址调查小记》,《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
[13]波西尔《中国美术》下卷,戴岳译,蔡元培校订,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第36—37页。
[14]陈鹏《福建青瓷考察》,《海交史研究》1986年第1期。
[15]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16]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