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窑发展以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为依托,尤其是手工业的发展。我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农业状况决定了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农业是经济的重心。这些作坊在最初往往是陶器和瓷器同时生产,在之后的发展岁月中,陶器和瓷器逐渐在不同的作坊里生产。瓷器渐渐成为社会上高级生活用具,瓷土的开发、窑炉建筑、釉料的配制、拉坯、装饰等工序都向科技含量较高的方向发展。制陶作坊仍然向民众提供廉价用具,尽管制陶作坊的规模也可以发展得较大,但工艺要求一直都比较低。正因如此,制瓷作坊与城镇市民生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慢慢脱离农业,向独立的手工业方向发展。瓷窑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形势好,社会安定,商业流通好,瓷窑就能收回资金扩大再生产。如蒋祈在《陶记》中写道:“景德镇陶,昔三百余座。”1949年以后,考古工作者对景德镇的古代窑址做了全面细致的调查,查明在湖田、杨梅亭、三宝蓬、南山下、黄泥头、南市街、湘湖、月光山、白虎湾、柳家湾、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现景德镇陶瓷大学、董家坞等30多处均有宋代的窑址,可见当时景德镇的瓷业已相当兴旺。宋代的制瓷行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独立的、分工细致的手工业,瓷石、匣钵及模具原料的开采,泥墩、釉墩和釉灰的生产,匣钵、模具的制造,也已从制瓷业中独立出来,成为服务于制瓷业的独立行业。同时,各种瓷业作坊也已有了较细的分工。例如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大多数窑场就地销售产品。在浙江以外地区发现北宋龙泉青瓷很少,在海外各国几乎没有出土。南宋时期,在城市发展、市民经济活跃、各地经济交流加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等因素的促进下,龙泉青瓷商品意识明显增强,生产进入活跃时期,青瓷的质地、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大幅提高,窑址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不同档次的产品被大量生产出来,甚至出现专供某些地区需要的外销瓷。元代,海上贸易即陶瓷之路空前发展,龙泉青瓷生产数量猛增,考古调查中发现的窑址数量高出宋代三至四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