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4世纪、殷商王朝的中期。当时的制瓷技术才刚刚起步,制陶工匠在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过程中,烧造出原始瓷,此时的原始瓷可以说是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产物。而到了汉代,中国就开始出现少量的原始瓷,但是中国的瓷器技术日臻成熟是在唐代。
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国势强盛,以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样的文化艺术感染着世界。唐代在秉承中国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同时以博大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磅礴气势吸收着一切外来文明的新鲜血液。通过丝绸之路的经贸往来,唐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域发生着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不断吸收、融合、变化,逐步呈现出崭新的盛唐文化。在这股全方位、多层次的中西文化交流大潮中,陶瓷作为一种与唐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品,显得尤为突出。唐代陶瓷业在工艺上、器型上、装饰上的进步远超前代。由于整个制瓷业技术的提高和改进,大量瓷窑出现,而在所有的窑口中,以南方烧造青瓷的越窑(今浙江余姚)和北方烧造白瓷的邢窑最受人们推崇,大体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代表了当时瓷制品的最高水平,同时著称于世。陆羽《茶经》这样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瓯》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从唐代这些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其质量是十分精美的,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叩之音脆而妙如方响,根据其釉质和胎质,烧成温度达到了1380℃以上,是真正的瓷器了。同时,因其数量增多,又因其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除了青、白瓷,唐代还有一陶瓷工艺的创举——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斑斓绚丽,极具艺术韵味。
唐代越窑青瓷水丞和青瓷香炉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知名的瓷窑之一,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上虞、慈溪、宁波等地;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碗、盘、洗、盘口壶、注子、罐、盒、唾壶、盏托、套盘、净瓶等十几种。这些窑场集中分布在浙北宁绍平原,周围河网密布、水陆交通便利,所以交通优势十分突出。向西可通过浙东运河到达杭州,再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全国各地;向东可直达明州港,再由宁波远销海内外;向北直接进入杭州湾,从海路运输。交通的便利为越窑青瓷在海内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由于销量不断增加,对应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燃料危机逐渐加重,烧造技术退步,产品质量下降。为了弥补相关缺陷,越窑青瓷从最开始以釉色为主的装饰手法开逐渐辅以贴塑、堆塑、镂空,到唐代中晚期时开始加上刻花装饰,但是整体还是以素面为主。五代时期,装饰范围扩大,技法进一步丰富,除了镂空、刻花题材越来越多,还出现了褐彩、扣金银等装饰技法。这些装饰技法的发展固然是技术的进步,但同时也喧宾夺主使得越窑青瓷失去了原本的意蕴,变得十分平庸。
唐代邢窑白瓷梅瓶和罐
唐代邢窑白瓷盖罐(www.xing528.com)
白瓷始烧于北齐,在隋代有较大的发展,到唐代已臻成熟。从已发表的考古资料得知,唐代北方烧白瓷的窑口很多,经正式调查和发掘的窑址有十余处,除古文献记载的内丘邢窑和巩县(今巩义市)大小黄冶窑,还有河北曲阳窑,河南安阳窑、鹤壁集窑、陕县窑、密县(今新密市)窑、登封窑,山西平定窑、浑源窑,陕西铜川耀州窑,安徽白土窑等。唐代北方白瓷生产发展很快,产量与日俱增,打破了长期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在陶瓷生产中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新格局。唐代白瓷有粗细之分,粗白瓷胎土不经洗练,含杂质较多,胎体厚重,施半截釉。细白瓷胎体多经洗练,杂质少,胎质细腻,胎体较薄,通体施釉。北方白瓷以邢窑产品质量最好,关于邢窑的记载唐代颇多。段安节《乐府杂录》记乐师郭道原:“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这段文字说明邢窑白瓷质量好,胎骨致密可作为乐器。李肇《国史补》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白瓷不但质量好,其生产规模亦很可观,可见其生产、销售十分畅通,深受人们喜爱。唐代白瓷的蓬勃发展,无形中打破了中国社会上长期以白色为不吉利的陈旧观念,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事实,使得白瓷开始不再单纯用于墓葬。唐代白瓷以素面居多,有花纹装饰的较少。随着制瓷工艺的成熟以及观念的转变,唐代白瓷在造型与装饰工艺方面亦有较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造型设计不墨守成规,出现了一批仿金银铜器造型器物,如凤首瓶、花口水注、花口碗、环耳杯、高足杯、长颈瓶、净瓶、蟠龙博山炉等,这些精美瓷器造型优雅,工艺成熟,做工精湛,倍受人们青睐。
唐三彩始烧于唐高宗时期,是低温釉陶类,制作工艺较同时代的制瓷工艺更复杂,工序大致分为六步。首先是选择胎料,三彩器以器物造型及釉色取胜,故对胎质要求不精,胎质中常含有石英颗粒等杂质。有些大型马、骆驼、俑等为增加抵抗变形能力,适量加入细砂。其二,三彩器的成型方法是依据不同的器物造型选择不同的技法,碗、盘等容器采用轮制拉坯成型。俑、小型动物和玩具多采用模制成型。大型人、动物及建筑模型多采用合范套制和雕塑粘接等技法成型。三是素烧坯,三彩器需重复施釉,釉层厚,为加强胎体承受能力,使坯坚固耐用,素烧坯的温度高一些,有的可达1000℃。四是挂釉,在素烧坯上根据构思调制釉料,然后施釉及点彩。五是低温烧釉,因釉中含铅,在900℃氧化焰中釉药自行熔化、扩散、流动、浸润,形成既有匠意组织,又自然流淌,俏丽妩媚,姹紫嫣红的美妙色彩。六是开相,在人、动物俑的面部不挂釉,烧后涂唇,以墨画眉、眼、发、鞋、帽,以增添陶俑形态之神韵,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它是融雕塑、绘画、陶艺等多种技法于一炉的艺术结晶,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主要用途也是墓葬,是唐代厚葬之风的产物,器型达百种,根据用途可分为五类生活用具类、文房用具类、俑类、模型类。这些三彩器艺术成就颇高,生活用具类造型典雅,尺寸大小当与实用器相当。唐三彩镇墓兽采用夸张手法,人面兽身,龇牙咧嘴,咄咄逼人,极具艺术感染力,而人物俑写实性强,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衣着服饰,面部刻画得生动活泼,不千篇一律。据考古调查发表资料,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大小黄冶村、河北内丘城关、陕西铜川耀州窑和山西长治地区都发现有烧唐三彩器的窑址。
日本博物馆藏唐三彩人物俑
唐三彩盛行于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流行时间虽短,但传世及出土数量之多,不亚于同时代的青瓷和白瓷,并且在公元7世纪末8世纪初,唐三彩作为商品,与瓷器和丝织品一道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销往西亚、北非、印尼、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据《唐六典》载,当时有近三百个国家和地区与唐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土中国陶瓷等文物便是往来的见证。受唐三彩工艺之影响,公元9世纪的伊朗、埃及、朝鲜、日本等国也先后烧造出自己本国的精美低温彩釉陶“波斯三彩”“新罗三彩”“奈良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