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模式变迁: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转折点

生产模式变迁: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转折点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奠基了新“历史观”现实生活的一面,并在此后的讨论中,以所有制的形式论述了物质资料的占有方式。马克思的回答则构成了对前者的批判,从而开辟了科学理解生产的个人及其关系,即生产关系史的路径。

生产模式变迁: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转折点

对于生产活动及其主体——生产者个人的认识,关系到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例如生产目的、生产主体的属性,以及何谓历史等一些基本问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创新“历史观”时,已做出初步回答:生产目的和生产主体具有初始的一致性,那就是满足作为生产主体的个人的物质生活或生存需要,用马克思的思想来表达,就是用现实的活动——劳动来满足现实的个人的生存问题。这个回答是对西方两千多年以来的理性主义,特别是对黑格尔哲学的集中回应。在黑格尔那里,哲学是以精神主体和思辨活动为本质内容。在哲学获得思辨形式与抽象内容的过程中,现实世界也同时被理性化、概念化了,但是人们眼前的社会危机在理性的思辨过程中却被无视了。即便理性主义者们也看到了问题所在并力图解决,最终却只能在“二律背反”的理论困境中流于无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阐述,不仅是对理性主义的回应,更是对人类现实生存方式的探索,他将物质生产活动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观点上升到“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的高度,并且认为这是“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第一个前提”“第一件事情”所表达的物质生活及其实现方式,“德国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所以他们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基础”[2]

这里的“具有世俗基础的历史”就是指人类的物质生活史,而其所依赖的唯一实现方式便是,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个人及其劳动过程。简言之,当把生产劳动作为人类生存的方式,又把劳动的历史作为生存史乃至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时,现实的劳动过程便构成了历史的本质内容,这与把精神的思辨过程视为历史的全部内容完全不同。这种讨论借助于当代话语来表达,那就是人是身体和思想的双重统一体,把身体这个生命有机体的物质生活部分抛弃,单独去讨论精神或思想的成长又何以可能呢?即便从苏格拉底时代就已开始研究灵魂问题,但雅典城内民主讨论的最终结果——被处死前的苏格拉底,仍然是一种肉体或有机体的存在。就此来说,不能否认物质生活的存在,就像不能否认精神或思想的流传一样。《德意志意识形态》奠基了新“历史观”现实生活的一面,并在此后的讨论中,以所有制的形式论述了物质资料的占有方式。但这都只是局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而未解决如下问题:物质财富或生活资料在被生产出来的过程中,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个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古典与庸俗政治经济学——被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称为“普通经济学”[3],讨论了这一问题。马克思的回答则构成了对前者的批判,从而开辟了科学理解生产的个人及其关系,即生产关系史的路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