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金融需求分析:非融资性消费

消费金融需求分析:非融资性消费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对已有研究的综述,调查主要考察农业转移人口在支付结算方面的非融资性金融需求,主要包括汇款、票据、自助转账和刷卡消费;研究将同时考察其需求状况和身份歧视。整体而言,农业转移人口的非融资性金融需求得分为1.68;非融资性金融中的身份歧视程度并不高,得分为1.35。如表4-3所示,汇款是样本农业转移人口需求最高的金融服务,得分为2.106。

消费金融需求分析:非融资性消费

根据对已有研究的综述,调查主要考察农业转移人口在支付结算方面的非融资金融需求,主要包括汇款、票据、自助转账(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刷卡消费;研究将同时考察其需求状况和身份歧视。整体而言,农业转移人口的非融资性金融需求得分为1.68;非融资性金融中的身份歧视程度并不高,得分为1.35。

表4-3 非融资性金融需求状况与身份歧视

注:需求状况以3级量表度量金融产品的需求状况,1表示无需使用,2表示偶尔使用,3表示经常使用。身份歧视以3级量表度量使用该金融产品过程中因农业转移人口身份而受到的歧视,1表示受到与市民同样的待遇,2表示偶尔会受到歧视,3表示无法受到与市民同样的待遇。
数据来源:根据2230名样本农业转移人口调查数据整理。

如表4-3所示,汇款是样本农业转移人口需求最高的金融服务,得分为2.106。虽然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转账在价格和速度上均优于汇款,但对农业转移人口而言,汇款仍然是最主要的资金流动方式,特别是将钱寄回农村家庭时,汇款对对方金融条件的要求最低,仅需一张身份证即可拿到现金;而绝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均认为金融机构的汇款服务不存在社会身份歧视,87.6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能够享受到和市民相同的汇款服务。农业转移人口对商业票据的需求非常低,得分为1.178,82.96%的被调查者从未使用过商业票据。不使用商业票据的主要原因是这项服务收费较高,使用本票汇票需要将票据随身携带,而对农业转移人口而言,携带现金是最稳妥和便捷的做法,小额的资金流动没有使用商业票据的必要;经常使用商业票据的被调查者以进城创业经商为主,这一比例仅为0.81%。(www.xing528.com)

就自助转账的三种方式而言,农业转移人口需求最高的是手机银行(1.947),需求最低的是电话银行(1.220)。手机几乎是现代城市人的标准配置,手机银行的定位在于并不添加用户额外的终端便能随时随地查询账户信息、转账收款;农业转移人口使用手机银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银行开通手机银行功能是免费的,而这一免费功能却能替代甚至涵盖短信提醒等收费功能。对网上银行功能的需求较手机银行略低,但农业转移人口对这一功能社会身份歧视的认知却较高。一方面,由于U盾和动态口令等安全密钥的使用,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较手机银行更高,因而功能更多;另一方面,网上银行要求使用者拥有电脑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特别是在安全证书和网络控件的安装、更新等方面,网银对使用者的要求更高。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拥有电脑的比例远不如城市人口家庭,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较低,因此相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为扩展功能设置了更高的门槛;虽然可以理解这种门槛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但形成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之间显著的使用均值差异,容易被识别为社会身份的歧视。电话银行的使用需求较低,主要是因为即便不开通电话银行,拨打银行电话也能享受绝大部分账户查询服务,而对使用者而言,电话银行转账无法留有转账记录,用户感知的安全性较低,随着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出现,电话银行优势被取代。

农业转移人口刷卡消费需求得分为1.790,44.30%的被调查者从未使用银行卡刷卡消费过。由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生活经济压力较大,往往选择不具备POS机刷卡消费功能的平价店进行购物,现金仍是主要支付手段。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大量经营者就是店主的个体经营户开始接受支付宝和微信付款,无须安装POS机,只需要一个手机就能实时接收消费者的转账,银行卡支付市场受到进一步的挤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