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存在多种信仰,关中农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这些渗透着地方习俗、信仰、传统等元素的地方文化活动增加了村民生活的乐趣。当地不仅行政村层面的文化活动较多,处于自然村层面的文化活动也较为多样。多样性的村庄文化活动增添了村庄的活力,加强了村民之间的互动,也加强了村庄的组织性。
行政村层面的文化活动有:
邰坞县每年正月都有社火表演,社舞村的社火非常有名,曾代表全镇到县里表演。社火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事实上,社火应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遗俗”(李智信,2008),土地神和火神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具有极高的权威,人们对这些自然力的崇拜主要通过在社火中的各种杂耍、表演来体现。社火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文化艺术,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具独特魅力。邰坞县社火多在春节、庙会、物资交流会或其他喜庆佳节演出,分为车社火和马社火,社火表演由探马、炮火队、彩旗队、鼓乐队、表演队五部分组成。探马由一名演员化装成戏剧丑角,身披大褂、手握马鞭,骑在马上,走在社火最前列。炮火队由4—6名衣着整齐的人组成,每人手持三眼铳,沿途鸣枪放炮,意在使行人闪避让道。彩旗队由20—60人组成,手握五色彩旗。鼓乐队一般由百人左右组成,其中有指挥一人,身着黑衣,戴墨镜,系红腰带,手持指挥棒,来回奔跑跳跃,做即兴表演和指挥,其他人每人各持乐器,或鼓或锣或钹,边走边敲,常用锣鼓谱有《风搅雪》《沙鼓》《二锤》《三锤》《四锤》等。表演队在100人以上,前有两人扮演,鸣锣开道,最后一人扮成姜子牙,身背封神榜(每到一地演出,最后一场方出现),中为社火主体,多依据传统戏剧故事,如《黄河阵》《天仙配》《古城会》等,扮演成生旦净末丑等各种造型的戏剧人物,骑于马上走街串巷。近年来,增加了许多现代内容,如科技新成果、工农兵、环境保护以及一系列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的成果,表演者多立在(或坐在)汽车或拖拉机上,社火所到之处鞭炮齐鸣。还有一些融合在社火表演团队里的多样化的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元素,如芯子、跑旱船、高跷、竹马、推小车、拉犟驴等娱乐活动。所谓芯子是指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拇指粗的钢筋,约两米高,用彩纸在上面做出各种造型的东西,然后按其内容将小孩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1人,多者10余人,或并立、或叠置、或横卧、或倒立。跑旱船则是由女演员扮驾船姑娘,男演员扮引船艄公,二人载歌载舞,紧密配合,表演各种戏剧情节。此外还有锣鼓队在社火表演开场,前举大旗,上书各自然村的村庄之名。社火表演者皆着古装戏服,男女老少皆可参与,且规模很大,规模最小的社火表演也必须50人以上(其中小孩需30人左右),一般都在150人左右,全自然村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人从事社火表演。
根据社火表演时间,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县上正月十五组织的社火表演,名曰“开正”,全县有社火队的自然村皆被县政府请去参与,活动时间为一天,县上的社火表演经费近几年都是两万元,费用是县政府出。另一类是周边村庄唱大戏时请的社火。这一类社火表演由于交通便利,规模比县上更大,而且时间也更长,一般为三天,费用根据车芯子的数量来定。不管是哪一类的社火表演,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偶有结余,多数情况下会被用来买道具,如服装、锣鼓等。如暂无东西置办,偶尔也会将结余平分,但数目很小。
在很多村庄社火表演逐渐形成了一个组织领导机构即社火会,如在豆文村主要由8个人组成。王浩智(会长,负责对外接洽、车芯子设计制作)、吴瑛(负责人物设计及角色安排)、辛英辉(负责道具)、吴文(负责化装)、吴军(负责车芯子制作)、朱安兴(负责化装)、齐前娥(会计)、郭占友(出纳)。同样在社火会中,亦存在着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决策机制及财务制度。社火表演在齐家堡村历经集体化时代、税费时代并延续至今,基本上从未间断,逐渐成为齐家堡村重要的历史记忆及公共活动。
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文化活动:(www.xing528.com)
庙会、唱戏是自然村层面上的主要文化活动,多数休闲活动也是以自然村为边界开展。
综合来讲,关中地区村庄文化建设是存在实质性内容的,这与其他地区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别。很多地方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仅停留在文本型建设的层面,很少发挥增加农民生活意义的实质性作用,多数情况下是基层文化工作者自己编辑图片、制作画册,以迎接上级检查,即使组建了腰鼓队、秧歌队等,也是服务于各种仪式性活动,基层文化建设处于虚空状态,农民对各种从外输入村庄的文化活动相当冷漠、没有兴趣。相比较而言,当地的文化建设属于村庄内生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壮大,这种内生的文化因为有其生长的根基而不会脱离农民的兴趣和需求,即它与农民的文化需要是紧密契合的。在此背景下,这种村庄集体文化活动,可以增加村民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村民感情,激活村庄集体行动能力。这种文化活动能够唤起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在传统、古老、带有乡土习俗的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村民之间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自己人意识,对村落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此外,在村庄文化活动中的精英人物多是在政治前台退休的村组干部。村庄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组织文化活动可以发挥老干部的余热,继续奉献乡村,使其老有所乐;另一方面,老干部的参与使得村庄文化活动可以组织起来,促进村庄文化建设。
同时,村庄文化建设可以发挥社会整合的功能,以文化形式来整合村庄力量,加强村庄社会和政治层面建设,往往能够取得依靠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当前农村应该积极挖掘村庄内生文化的整合功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