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托小农经济基础的农业现代化策略

依托小农经济基础的农业现代化策略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中三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大力发展水果产业,这一产业的特殊性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深入农业生产环节,这一过程中整个农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促进到村庄结构和农民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但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变化并不是由内而外的全方位质变,它是有其特殊性的,即这种农业现代化依旧依托着小农经济基础。再次,农业现代化对接的仍是小农生产方式。

依托小农经济基础的农业现代化策略

关中三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大力发展水果产业,这一产业的特殊性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深入农业生产环节,这一过程中整个农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促进到村庄结构和农民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但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变化并不是由内而外的全方位质变,它是有其特殊性的,即这种农业现代化依旧依托着小农经济基础。

首先从农业科技推广入村的接点来看,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是由专家教授等一些高学历的知识人才掌握的,是由他们推广到农村,传播到农户中的,这种作为科学性知识的现代农业科技相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外来的理论性知识,而农民们熟悉的是土生土长的作为经验性知识的小农耕作传统,因而在将外来的理论性知识推广到农户中,让农民完全掌握,单靠这些专家教授的力量是存在很大困难的,这就需要在现代农业科技与小农耕作传统之间构建起一套精巧的承接与转换机制,而村落是乡土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单元(费孝通,1998:9),所以就需要以村庄中的原生要素为接点完成技术转化。在关中农村这个接点是由当地的“土专家”来扮演的,也就是上面分析的乡村技术骨干。土专家一方面充当着高校和地方政府在乡村社会中的“代理人”角色,负责承接自上而下、自外而内输入的现代农业科技,另一方面他们也扮演着普通农民的“保护人”角色,承担着现代农业科技不能匹配地方农业生产条件所带来的农田经营风险。他们可以将理想化的现代农业科技转换成农民可以接受的技术形式以推广到千家万户,并在这一过程中过滤掉不适用的现代农业科技。通过“土专家”这个衔接桥梁,作为科学性知识的现代农业科技得以翻译、转录并输出为农民易于接受的经验性知识,以此也重构了小农耕作传统的构成要素,这也为农业科技的推广提供了较为畅通的渠道(陈辉等,2016)。

其次,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依靠的依然是熟人社会的力量,并受到“差序”的社会结构的影响。中国人“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是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由此形成的差序格局是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经典概括。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费孝通,1998:27)。这种格局在当前的农村仍然具有解释力,这就自然会对“土专家”在村庄里的农业科技推广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普通农民学技术的主要途径是跟着“土专家”“学样子”,而技术真谛往往是隐藏在“样子”背后难以被人察觉的。在差序有别的社会关系影响下,“土专家”更倾向于优先向关系亲近的邻里亲朋传播新技术,而那些与他们关系相对较远的普通农户却很难获得技术的密码,仅是模仿到形式上的技术。这样技术推广在村落内部并不是等距离扩散,而是以“土专家”和示范户为中心,形成愈推愈远而愈推愈不明显的推广效果。真正习得技术真谛的农户依靠的正是熟人社会的力量,就是因为他们处于差序格局的内核位置,离技术中心最近,才能不仅学到形式,更学到技术内核。(www.xing528.com)

再次,农业现代化对接的仍是小农生产方式。由于果树生长的特殊性,果园中无法做到类似于粮食作物的机耕、机播、机种,不能实现完全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同时不同消费者对水果品质口感的私人性、特殊性要求也需要果业生产的分级化、精细化、特殊化管理,这也是“新农业”的特征,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健康生态消费理念的形成,对果业生产的要求就更高,这就决定了在农业科技推广的基础上依靠农户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仍有其存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