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整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50% 左右,这与发达国家65%—85%的转化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王利清,2013)。这一方面是因为科研机构重科研成绩,轻转化绩效,另一方面则因为我国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线断、网破、人散”等体制难题,使农业科技推广很难走完“最后一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都积极探索创新改制新举措,部分地区采取“以钱养事”改革(王甲云、陈诗波,2013),部分地区则利用多个主体互动合作解决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创建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孙武学,2013),而关中三村正是受益于这种科技推广模式才能发展出成功的水果产业。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为基本宗旨,在邰坞县大道镇建立猕猴桃试验站,开始以“校县合作”的形式研发推广猕猴桃生产种植技术。经过10年来的迅猛发展,邰坞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猕猴桃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程度显著提升,并成为邰坞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邰坞县共有耕地35.8万亩,2006年猕猴桃种植面积6.2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1.97亿元,人均产业纯收入797元,而到2014年,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29.4万亩,产量42.3万斤,产值24亿元,人均产业纯收入9400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与邰坞县党委、政府联合实施科技示范与入户工程时探索创建了“1+2+2”的合作推广模式,它具体是指由学校1名专家带2名县乡技术人员和2名乡村技术骨干(俗称“土专家”)共同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模式。它通过构建“高校+地方政府+社会力量”三方联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调动了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既使农业科技研发更接地气,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又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切实支撑“三农”发展。在这个合作推广模式中,三方利益主体,各有其优势和特征。
首先,高校拥有绝对的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现代农业中的科学技术绝大部分都源于这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试验站建立在农业生产一线,客观上使科教人员更容易与农民打成一片,了解农民的技术需要,从而研发出更具推广价值的农业技术。但是高校研发的农业技术依托的依旧主要是实验室,注重的仍是技术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仍具有理想化的技术特征,很难直接转化成实用技术。因此,现代农业科技要想从高校实验室与试验田走进农民的田间地头,还需一个技术转化的过程。(www.xing528.com)
其次,一直以来,县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都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核心力量,但当前这种力量多数陷于维持性发展状态,而“1+2+2”合作推广模式激活了县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活力,使成为推广猕猴桃新技术的中坚力量,发挥出了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他们一方面能够理解科教专家研发的新技术,便于将这种新技术传入村庄,另一方面,他们与村组干部建立有组织对接关系,对乡村技术骨干的情况也比较熟悉,有利于发挥组织动员的作用。但县乡技术人员数量和力量毕竟有限,难以承担起将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的任务。
最后,乡村技术骨干在这个推广模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拥有丰富的务农经验,对各种新技术保持有高度的敏感性,是村落中农民普遍认可的农技土专家,也是地方政府扶持的示范户,因而能够对农民的技术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农民接受的农业科技知识源于专家教授和县乡技术骨干,但这种技术知识是不可能立刻被农民吸收的,罗吉斯(1988:268—269)认为如果信息源和受者是同质的,那么交流的成效就比较大,所以新技术交流推广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信息源和受者是异质的。如果将现代农业科技视作普遍性知识,小农耕作传统则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农业科技推广即是要用普遍性知识来替代地方性知识(滕瀚、孙超,2012)。而由于乡村技术骨干是熟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熟悉农民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与理解能力,懂得如何将推广进来的农业技术转化为农民看得懂的操作技巧,这就决定了他们成为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