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定的要素投入组合总会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经验表明,一定的生产规模总是和一定的产出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当所有的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从而引起生产规模的扩大或缩小,产出却未必和生产规模同比例增加或减少。对于所有投入同比例变化时产出比例变动的情况,就是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问题。
规模收益变化的三个阶段
·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递减
依据投入与产出之间数量关系的不同,规模收益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规模收益递增,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例。例如,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1倍,而产出的增加大于1倍。如图4-14所示。
图4-14 规模收益递增
形成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大致如下。
1.专业化协作
生产规模的扩大为分工协作的精细化创造了条件。劳动分工是人类进步的动因,也是形成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之一。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了一家扣针工厂的情况。在那里,尽管工人的士气很低,但由于分工的缘故,专门有人拉丝、切割、抛光和包装,平均每人每天生产4 800枚扣针。如果一个人从头到尾都由自己生产,恐怕每天连一枚扣针都生产不出来。这说明专业化协作生产会产生强大的生产力,使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2.不可分割性
有的生产工具特别是大机器,是有一个生产产量的起点的,只有在生产达到这个规模时才能采用。比如,大型的播种机和收割机,承包小块田地的农民不可能使用,只有大型农场才会使用。同样,像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等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也具有类似的规模要求。
3.管理更合理
生产规模扩大时,容易实现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会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合理的、先进的管理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各要素的组合功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收益。
图4-15 规模收益不变
第二阶段是规模收益不变,即产出增加的比例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例相同。例如,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1倍,产出也增加了1倍。见图4-15。
一般说来,规模收益不变是由规模收益递增到规模收益递减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是不可能长久的。(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是规模收益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例,或者产出绝对减少。例如,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1倍,而产出的增加小于1倍。见图4-16。
图4-16 规模收益递减
对于形成规模收益递减的原因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管理效率递减。企业不是规模越大越好。企业的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增多,传达信息的渠道往往受阻,从上到下的管理力度会逐渐减弱。企业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管理效率递减现象。我国某些国有企业之所以效率不高,除了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规模过大也是一个原因。
工业生产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行专业化分工,但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使工人专门负责某道具体的工序,生产动作十分单一,这种简单的重复容易使人感到枯燥无味,有的工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生产的东西是为了什么,因而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角度讲,规模过大会产生效率递减现象。
另外,大规模生产要求企业各部门和各道工序之间紧密衔接,不能相互脱节,一旦某一环节发生故障,就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2)生产条件恶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特别像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源开发的难度会越来越高。比如,开采原油和煤,先开采浅层的,后开采深层的。显然前者的难度会比后者要低。比如,大庆油田在开采初期,钻井打成后,原油是喷射的,但现在该油田已开采50多年,钻井打成了,油再也不会喷射了,而是要用抽油机抽油,有的还要向油层注水。
下面用生产函数的概念来说明上述规模收益变化的三个阶段。
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f(L,K)
式中:L为劳动的投入量;K为资本的投入量。一般地,如果劳动、资本由L和K分别增加到αL和αK,α>1,产出由Q增加到βQ,即生产函数为:
βQ=f(αL,αK)
当β>α时,规模收益递增;
当β=α时,规模收益不变;
当β<α时,规模收益递减。
理解规模收益规律需要注意如下四点:第一,这一规律的前提是技术条件不变。第二,规模变动引起收益变动显然不同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的收益变动,前者的收益变动是由所有要素同时并按同比例增减引起的,而后者的收益变动则是在只有一种要素发生增减时引起的。第三,企业在扩展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一个阶段规模收益递增,再经过一个阶段规模收益不变,然后遇到规模收益递减阶段。但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长短区别也较大,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第四,企业生产规模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应当实现适度规模,即当产出递增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