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需求函数描述了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是在保持除价格外的其他所有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得出的。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加以表示。
某商品的需求表是用表格形式列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以上述需求函数为例,台灯的需求表如表2-1所示。
表2-1 台灯的需求表
从表2-1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表2-1中一一对应的价格和需求量数据为坐标画图,并且把这些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得到图2-1。它就是与需求函数Q=1 300-20P相对应的需求曲线。这条需求曲线完全满足关于需求函数的定义。
从图2-1可以看出,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几何图形。曲线上的各点反映了台灯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当价格为40元/台时,需求量为500台。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可以是线性关系,也可以是非线性关系。当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直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图2-1的需求曲线便是如此。而当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是不同的,图2-2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需求曲线。
图2-1 线性需求曲线
图2-2 一般意义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个人需求曲线表示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市场需求曲线可由市场中众多个人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如果市场中只有两个消费者,则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的关系如图2-3所示。
图2-3 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为什么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呢?或者说,为什么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呢?
一般说来,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替代效应是指商品价格的变化使消费者在替代品中间的选择方向发生了变动,此时居民的实际收入并未发生变化。比如说,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实质就相当于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消费者就会用其他商品来替代该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了。收入效应是指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化,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化。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www.xing528.com)
替代效应体现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他商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的商品需求量增加,即较高的价格挤走一些购买者,较低的价格带来新的购买者;收入效应体现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使消费者价高时少买,价低时多买,即价格的高低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因此也影响着需求量的变化。所以,需求定理所说明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原因可以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来解释。
另外,需求曲线也存在特例。
1.吉芬商品
图2-4 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1845年,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在爱尔兰发生灾荒时,马铃薯的价格虽然不断上涨,但消费者的需求量并没有按照需求定理那样相应减少,反而是增加了。吉芬认为,马铃薯属于低档品,在饥荒发生时,虽然马铃薯的价格上涨,但消费者不得不在有限的收入范围内增加对这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来维持生计。一则是担心价格进一步上涨(由于灾荒),二则是因为消费者无力消费其他商品,所以当马铃薯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不跌反增。由于这种情况由吉芬首先发现,所以这种低档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对于吉芬商品,消费者会随着价格上涨而增加其消费数量,所以其需求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如图2-4所示。
2.炫耀性商品
在经济社会中,人们有时候需要一些高档商品来显示其身份地位而达到某种满足,如名贵珠宝、高档别墅等。这些商品的价格越高,有经济能力的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越强,因为这样高昂的价位代表着一般人无法拥有,从而凸显了购买者的财富和地位。但如果这类商品价格下降,就不能符合购买者的这类需求,于是其需求量便会下降。但是,这类商品的价格也不可能无限上升。任何商品的价格都脱离不了其自身的价值,而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浮动。另外,任何明智的消费者也不会在价格无限上涨时还增加对这类商品的需求。也就是说,当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需求曲线还是会变回原来的形状,即由左上向右下倾斜,见图2-5。
图2-5 后弯的需求曲线
某炫耀性商品一开始需求量随着价格上涨而上涨,但当价格上涨到P0时,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涨而下降。
此外,在某些投机性强的市场上(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邮票市场等),受人们心理和预期的影响,商品价格发生波动时,需求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化,有时甚至出现“追涨杀跌”的现象(即价格上涨时反而抢购,价格下跌时反而抛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