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重新分析了它年度重要的几个设计力突破:玄关+主卧套房做两道大门设计;停车场设计成可短休憩的空间;倒三角的超大双层地下室;双客厅的大户型首层设计;1.5亲子淋浴空间;客卧设计成可与主卧分合的可变空间……
对比其他几个开发商的产品力研发,我发现了我们的特色:高频空间。如:
■ 停车场:车行时代,一天使用至少两次的高频空间。很多人几乎不使用首层大堂,但会频繁出入地下停车场。
■ 地下室:别墅里一天使用多次的高频停留空间。
■ 客房:依据家庭成员不同,使用频率也会很高的空间。
而这些“高频空间”背后藏着很多“高频痛点”:
■ 停车场:人人在工作归来后,转换工作与家庭状态的小驻留地:抽根烟,眯一会儿,想一会儿问题,静静停一会儿,即所谓“过渡休憩”需求。
■ 地下室:一家人未必有同一个爱好的新时代。有好动的:唱歌运动游戏。有好静的:书法喝茶阅读。家庭也分“帮派”,即所谓“家庭多帮派生活”需求。
■ 客房:三四线城市,经常成年人和父母亲住在5公里范围内,老人会不定时过来照顾孩子。预留专门的父母房,父母不同住时客房再利用,之间有个“纯粹做老人房太浪费,没有老人房不方便”的空间使用矛盾。
而这家老牌企业,它做了针对性的产品解决,我称之为“高频痛点的解决能力”:
■ 一根烟设计:大堂式的停车场,根据尺度定制的不同车型停车位。一个人的超静谧隐匿空间,方便男人太累时,抽根烟,再回家。
■ 倒三角地下室:双地下室,城市客户调研后,设计成地下二层小于地下一层的倒三角。二层作为极其私人的品酒、读书空间。一层作为家庭影音、游戏的家庭大空间。创造私家和私人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空间。(www.xing528.com)
5公里的家族生活:客房与主卧做成可开可合的二道门设计,空间上适合一床一书桌的双功能。隔开就是独立的老人房,打开即为主卧的书房。创造三四线城市两代人频繁同住、分住两种情况下,某些空间的高效利用。
图12-7 学会辨别产品创新的好坏,譬如从高频空间角度
每个开发商都在做场景观察,但是很多做的是“第二痛点、第三痛点,甚至可有可无的痛点”,看起来很美,但是使用频率不高的痛点解决,必然导致出现行业里奇怪的“叫好不叫座”现象。看起来它研究了很深,但是卖起来为什么消费者并不买单,就因为“这些痛点非刚需,非高频”。
人人都知道解决痛点,但是能抓住“高频痛点”,那就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这个时代花里胡哨的痛点太多了,能有取舍能力,是老牌开发商深耕某城市多年才有的敏锐度。根据现场销售反馈,几个项目的销售都不错,做到了业内称的具有“溢价隐藏感”的产品加配体验。
什么是“溢价隐藏感”的产品加配体验?加配必然引起成本提升,但是有的加配,体验度特好,掩盖了价格上升的抗性,最后让客户“忽视”价格上升,兴奋于加配体验。做加配不难,但是这几个项目销售不错,说明客户对价格上扬的抗性不大,说实话,这就是老牌开发商的设计取舍能力,外加采购能力上的积累了。
一个长三角区域卖了几万套房子的老牌,能和一群少年品牌一样保持对新概念的好奇与激情,但是又能握着“环大上海十多万家庭的居住数据”,拒绝纯粹好玩,只做有效的“高频痛点”解决方案。这也许就是这家老牌公司在环上海区域的品牌核心特征了吧。
多提一点。区域项目往往参差不齐,未必个个都能像那3个明星产品那样卖点鲜明。而当用高频痛点这个区域品牌专利技术,去反推其他14个项目时,就会发现每个项目总有两三个符合高频痛点解决的设计。这样就将区域项目统一在一个“核心技术”下,像一个区域思路做出来的17个产品,而不是17个战斗力不同的游兵散勇。也让品牌主张有了产品落地,而不是纯粹一个口号。
■ 高频痛点洞察力、溢价隐藏力,是我通过这个案例学会的对于品牌能力区域落地的两个反检维度。在人人都有炫酷主张的时代,不是所有品牌都经得起这两个维度的深度解剖的。幸好我面对的品牌过关了。即在所谓那么多喊着“心如少年”的开发商里,还能做到“指如老匠”。
图12-8 高频痛点洞察,溢价隐藏力,让看起来都差不多的开发实力分出高下
当然,我不能贩卖它是“环上海高频痛点解决商”,没人听得懂。所以还差最后一步,包装一下,口语一下,形象化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