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全球著名矿水,出了品质问题,它最后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拍了一个视频:画面中一个小孩,静静地,静静地转过身来,让人看清了脸,留着泪,满脸诚恳,这时突然出现旁白文字:我错了。
是的,危机公关也罢,传播说服也罢,永远别逃避核心问题的存在。所以,常规做法是扩大分母,即扩大传播人群。但扩大分母的成本太高,而且说服效果无法预测,所以我反其道的做法是“缩小分母”:
■ 小基数市场的分母缩小思维:在当地小市场,购买别墅的人本来就有限,而且观念固化,说服成本太高。这块土地区域抗性肯定存在,我们不逃避,在茫茫“对土地有抗性的人”里划清派别:有认为太远的,也有认为太荒的。前者我们太难说服,我们寻找后者,即“认为这块土地配套特差”的人,针对其说话。因为就这块土地的大环境而言项目的确较远;但就小环境而言,放在当地市场,我们算有着超级国际化的上海级配套,有可能说服他们。所以,我决定细分抗性人群,直面抗性问题,直接回答。
■ 大基数市场的分母缩小思维:在上海,市场基数情况完全相反,有足够的公寓购买人数,但是分布极广。每个环上海项目都说“要营销上海”,但是最后能做的还是以点带面,因为真要覆盖上海几乎不可能。本项目又不是那种环上海的“尖子生”,所以与其对全上海说话,不如针对那群“不太在乎距离、总价问题的人”。(www.xing528.com)
而我们作为离上海不远,却很“上海”的小镇(规划了上海医院、上海街区、上海国际学校)。对“价格和距离”最不敏感的潜在购买者只有一种,即“三配套超级依赖”的人:在上海,习惯了步行距离内有医院、国际商业区域、国际学校的人。习惯是购买最大的推动力(或者阻力),我见多了在上海联洋、碧云等国际社区生活习惯的人,去其他区域再好的房子,怎么也住不惯。其实不是新区域太差,而是这些国际社区的超级生活配套惯坏了他们。
图10-3 基于项目实际情况,我更常用“缩小分母”,来提升项目的说服效率
所以,在基数不同、问题不同的两个市场,我们都采用了反向思维,“缩小分母”,具象化寻找两类产品说服成本更小的人群。具体对策,以下两节分开讲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