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伤项目在地产传播里很常见。多数甲方在介绍方案时,总会问一个问题:“你们对硬伤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对,在多数营销人眼里,对硬伤必须有应对的方案,才算方案。曾操盘一个“周边老破小”的高端项目,甲方最关注的是“如何向客户解释周边的老破小”;同样,类似遇到机场、高架噪声的项目,客户判断方案好坏甚至是依据“你的方案能消噪吗”;高压线旁的项目,“你对高压线难道没有说辞吗”是最多被问及的问题……
其实,只要“老破小”搬不走,机场停不了,高压线拆不了,这个问题就永远存在。所谓“久觅的硬伤良药”,从传播本质上看,只是“防守传播”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不能完全逃避,甚至根本不可能消弭劣势影响。
而传播,站在硬伤项目的推广角度,分两类动作:
■ 进攻传播:卖点的主动包装。如靠公园,又靠垃圾场的项目,主动说公园,叫作进攻传播。
■ 防守传播:劣势的对应说辞。如上述项目,找到垃圾场的应对说辞,叫作防守传播。
就传播而言,两者皆不可缺。进攻是用卖点攻占消费者心智;防守则是在主动进攻之外,在消费者问到、顾到、纠结到的时候,有对策、有说辞。(www.xing528.com)
譬如垃圾场会三年内搬;高铁站的噪声,其实除了72班次列车出入站对你一天只影响100多分钟外,其他时候,比传统大都会还安静;高压线对于人体辐射超过多少米,递减多少……这些都属于防守对应说辞。
但是不是所有硬伤都能有说辞的,即使有,它的说服效果也多数被证明是“卖点没有征服消费者后,他的纠结和反抗”。最核心的还是在于“卖点的征服”。因为放在商品交易的角度,没有商品是完美的,也没有必要创造“完美的商品”。购买的本质就是“购买商品的物理或精神满足感”。只要“满足感”足够强大,甚至可以无视“缺陷”。
所有对商品硬伤的纠结,都是因为“卖点还不够强大”。就如跑车,永远不会把营销重点放在防守营销,解答“跑车空间为何只有两个座,为何空间那么狭小?”甚至无需有所谓“防守营销”,他们只会把重点放在进攻营销上:外形感够酷、推背感够强、驾驭感够拉风。所有的纠结都是源自消费者对“三感”需求不够强烈,或者你的“三感”比对手做得差。
所以,对于“使用权”的问题,我们当然会设计防守说辞:用计算器证明“使用费用平均到20年,远远低于租赁该城养老公寓的费用”,还能有田有地做“小地主”。但这不是重点,营销最忌讳“犹犹豫豫,瞻前顾后”,这会导致“平衡营销”:面面俱到的说辞,处处有对策的营销。
面面俱到就是“项目没特色”。对于硬伤项目,没特色“诱惑”客户,反而是最大的传播忌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