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地产客户分布太广,多数项目不可能在每个城市都狠狠砸钱,最多水上漂似的做一些重点城市巡展。所以要求案名本身就是一个话题传播点。尤其在一句诗和远方就能刺激无数城市人辞职远行的厌城时代,好的名字,即使无法促成购买,也要构成朋友圈议论的话题。
如果在城市传播里,案名即策略,那文旅地产,案名即打折机票,一个好的文旅项目,犹如一张打了超级折扣的机票,你不想去也有买下的冲动,想去更会马上下手。看看最近几年那些好的文旅也罢,民宿也罢,如:拾野川、野马岭、阿那亚……无一例外,听名如见“打折机票”,至少我个人,因为阿那亚的名字,从一开始就积蓄了想去的欲望。正如中国旅游史上,最好的名字是徐志摩对佛罗伦萨的“推广案名”:翡冷翠。高傲、文艺、艳丽。驱动多少人去意大利,就要去见见这座翡冷翠的冷艳。
图4-7 好的传播名字,就是张超级折扣的机票
当然这张“超级打折机票”,放在高端文旅项目中的名字,除了要有自然、野性的项目基因,还要有价值感。而找到满足这一切需求的案名,我还是从“土地的脾气”入手。对我而言,这块土地除了“小镇的声音,小城的声势”,还有种强大的感觉,就是这块土地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对!“个人情绪”。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有几点:
■ 物理环境:这里只有人,没有人群。除了博鳌论坛区,难见人山人海,因为是座小镇,更多的是这样一两个人的场景:一个海鲜店,老板、老板娘外加几个食客。一个沙滩,你和爱人;菠萝海里,除了菠萝,还是菠萝,最多一两个农夫。
■ 文化环境:一个很个人化的镇。这里每年的论坛,国家论坛也罢,商业精英论坛也罢,出现的都是时代的个人英雄,有影响国家走向的,有造就伟大商业奇迹的,有左右社会观点的……无不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也让博鳌这块土地,似乎是“充满个人情绪的土地”。
■ 微环境:项目只有寥寥26栋。仅仅26人和家庭:项目面积和院子都很大,很像一个人的私领域,让土地充溢着浓郁的个人意志。
图4-8 博鳌的大、中、小土地脾气,都很个人化
好案名,是对土地和产品情绪的一次翻译。翻译是什么,翻译就是不过分渲染,也不折损原意,忠实而真切地传播本来。所以既然土地脾气和产品脾气都如此个人化,我毫不犹豫地定了案名最后一个字:“人”。然后基于土地价值、项目稀有的体量,三者组合,案名就有了:博鳌二十六人。
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名字, 3天论坛的天高地阔,300多天的轻松惬意,足以让“博鳌”两字有充足的“远方、惬意、自然”的诗词感,而“26”和“人”,则烘托出价值感。这里面,有诗也有远方,还有点贵气。
在这之前,我否定了类似博鳌二十六墅、博鳌二十六岛、博鳌二十六院等名,不仅是为了凸显差异化,更重要的是,这些名字无法翻译出这块土地的脾气:浓郁的个人意志感与惬意感。(www.xing528.com)
所以,最后项目的“传播两大件”:案名、slogan,思考角度都来自土地的脾气。正是土地的脾气,让我确定了项目的形象:博鳌不谈国事;还是土地的脾气,让我找到了点睛之笔的项目名:博鳌二十六人。一切,源自土地的脾气,再说一遍:是土地的脾气,不仅仅是表面的土地规划。
多年以后,再复盘这个项目的两大灵魂:“博鳌二十六人”和“博鳌不谈国事”时,我把它们总结为前者是一种“土地即产品”的洞察,后者是一种“产品非土地”的洞察。简单而言,产品的规划逻辑,是顺着论坛精神做的高级个人意志作品;项目的生活精神,则是逆着论坛逻辑做的,一个无关外面世界,我行我素的生活状态。
这种有意思的“矛盾”在很多项目中都出现过,相信在你的职业生涯也碰到很多。但为什么到今天,你读我的书才发现原来可以这么玩,这只是因为传播行业有着天生的做案错误习惯:花大力气去研究土地的规划,很少会张大鼻孔嗅“土地的脾气”,甚至很多公司的创作观念里,就没有“土地的脾气”一说。
图4-9 项目洞察,除了用眼睛看规划,还要用“鼻子嗅出土地的脾气”
当然你若问我,怎么嗅出土地的脾气,我的答案是:
■ 有时候来自基于直觉的理性洞察。如论坛对博鳌土地“推拿式的影响”,就是源自进入博鳌后的第一时间,我的“直觉”:像镇又像城,然后以此洞察出“推拿式”的土地改变。
■ 有时候就是直觉的感受。如博鳌这块土地“个人情绪”浓郁,则纯粹是源于我对小镇界面、论坛性格、产品状态的天生敏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