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消费者吃不吃“双节棍”这一套,得分析双节棍式传播的利弊。双节棍式传播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对广告公司要求低,用集团产品系画面做前期,项目卖点做后期,甲方不要耗损太多资源去招标创作团队,花费在广告创作上的时间精力也少。但是“双节棍”最大的弊病也有:场景单一。
所谓场景单一,就是只会在一个集团制定的既定场景下设想项目的客户需求。如褐石风格,只有一个场景,即当初集团首个项目使用的美国波士顿的优雅中产阶级,在深浅褐石里优雅的生活;高低院落里,奥黛丽·赫本的绝世风采。和这些要挤地铁的、要买学区房给孩子的客户,关联似乎是断裂的。广告只负责在客户面前造梦,梦有没有客户关联,那就不管了。
图2-3 风格很强的项目,传播容易最后做成“一场脱离消费者的造梦记”
假如周边竞品不多,项目溢价不大,这种纯粹的造梦式传播,可能有效,反之就有点麻烦了。
对于购买学区房的客户,他的家庭除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以外,还有什么需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外,这种传播,似乎全然没有提供第二场景的想象。
学术一点说,这种创作叫作“场景单一”;通俗一点说,就是“不会节外生枝”。(www.xing528.com)
思考到这儿,我的团队问我:什么是节外生枝的褐石?
我经常被团队问得一时语塞,这次也是,于是我就随便胡扯了一段:好的传播,应该思考褐石建筑除了优雅的外套,生活内容还有什么可以和消费者关联的,至少要讲一个接近人间烟火的褐石故事:中秋节的褐石里,是吃月饼还是披萨;褐石里,住着奥黛丽·赫本,如果她也有个娃,赫本会希望孩子上什么学校,会让她和自己一样步入演艺圈而上艺校吗?赫本老公也是坐地铁上班的吗?她拍戏之余,躲开狗仔队,一家会干什么,不可能一直闷在这学区房里吧。关于产品的有趣场景可能,就是褐石的“节外生枝”。
有时候,和团队的胡扯,未必解答得了团队的疑惑,却能让自己茅塞顿开:一个接近人间烟火的褐石故事。就是这句话,让我似乎知道,如何节外生枝地说褐石了。
节外生枝的学区房:除了中考、高考前,这里的孩子还会疯狂学习吗?除了让他/她做学霸,家长们还能给孩子什么?后门的那个公园,不是孩子们逃课的天堂吗?一群上名校的孩子,暑寒假真的还愿意待在名校旁的院子里吗?而好的传播,就应该将一块冰冷的红砖头,节外生枝式地在多场景下打开,去和消费者“打情骂俏”,关联消费者生活里尽可能多的痛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